观察人体识汉字(S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认识人体识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汉字,能够口头组词语; 2、观察图,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说说人体各种器官的作用。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识字的重要,能主动学习汉字。 重点难点: 1、认识汉字; 2、了解各种器官的作用,教育学生保护器官。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课前游戏:老师说出人体的一个部位,学生动手指部位,看谁听得仔细,指得最快。 2、你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身体上的什么器官呢? (学生自由发言,让他们对各种具体为我们做什么有一个形象的感知。)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身上和一些器官,看看他们,平时都在干什么?又是怎么读的?(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认识“人” 1、教师出示课文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教学生读。 3、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练习用“人”进行组词练习。 4、引导学生观察人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人”。 在古代还没有汉字的时候,人们为了记住这个字,就模仿人体的形状,造出了“人”字,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又慢慢的写成了“人”,这些字都叫象形文字。最后才演变成了今天的“人”字。 5、请一个小模特上台,做一个与人握手的姿势,用自己的形体表示出人,加深对人的认识。 三、了解人的五件宝,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文中小女孩的头像,让学生猜谜语:①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萄葡。(眼睛) 2、古代人把人的眼睛写得非常有趣,想不想看一看?(出示“目”的象形字。) 3、引出现代字“目”: 这个字是古代人根据眼睛的样子写出来的,后来,为了把字写得更规范、方便,这些字逐渐发生了变化(课件演示象形字“目”向现代汉字的变化过程) ☆这是眼睛的另一个名字,谁会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指名说词:目光、眼目、目录、目不转睛、目标 4,小女孩的头像上除了眼睛,还有哪些器官组成。 5、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耳、口 6、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都用他们干什么? 7、学生反馈后,教师小结它们的作用。 8、教师教学生读这些生字,通过观察他们的演变过程,识记“耳、口”。 9、教师:人有五件宝,现在我们已经找出了三件,那还有两件是什么呢? 10、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文中手和足的图。 11、教师教学生读这两个生字。 1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识记生字。 13、拓展思维训练、思想教育 ①我们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有一双灵巧的小手,有爱叽叽喳喳说话的小嘴巴,认真听老师上课的耳朵,你们喜欢自己它们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我喜欢_____,我可以用它来_________,我打算_____ 。”说话) ②它们的作用真大,你打算怎样保护它们呢?(学生自由汇报) 师小结:平时我们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经常做好眼保健操,以防形成近视眼,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是保护它们的最好方法。 四、巩固生字的认读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看谁能又快又准确的读出来。 2、教师带读。 3、要求学生给这些生字标上拼音。 4、指名上台来标,集体纠正。 5、游戏巩固:找朋友 五、拓展思维训练: 小朋友们真能干,读得真好,其实,人身上不止这五件宝,还有很多宝呢,你找到了吗?(鼻子可以帮助我们呼吸到新鲜空气,牙齿可以帮我们嚼东西……) 六、板书设计 1、观察人体识汉字 人 目 耳 口 手 足 资料提供者:王琴琴
|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