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土,守住心灵(乡土德育教材)(教师中心专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手机版 | ||||
才芳小学 冯冬玲 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位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把书往办公桌上一扔,显然有些激动,接着就愤愤然了:“上周品德课还讲了的,这周一来又是这么一个,你讲得嘴里吐沫子,他管得屁大一会子。真是的,这怎么教?!”教学效果出了问题。 对这个故事,我不停追问:什么原因?因为学生回家了。不回家行不行?不行,学生总得回家。为什么回到家里就变了?我想到了“屋檐水滴旧窝”,也许那里的言传身教,比我们的课堂生动得多,无一言一语也能收到实效。于我们有无可用之处?如果把那些散落在家长、民间,为学生耳熟能详、熟视如睹的东西,整合到教学中来,或许就不会重蹈覆辙了。在追问中,我初识了乡土德育。 以后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乡土德育素材潜在的巨大的教育能量,于是有了用乡土资源加强德育教育的冲动。加上上级“推进乡土德育”的要求,学校便加大力度实施了乡土德育教育。我们期望着:让教育守望着乡土德育素材,让孩子守住心灵的家园。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我和我的同事怎样找寻值得守望的乡土德育素材。 守望乡土名人,守住一种精神 乡土名人是乡土德育素材的重要内容。乡土名人,不需要选举,也不用推荐,更没有授予“乡土名人”称谓的仪式,他靠明显超出他人的长处或更进一步说是在他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也因此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家住小河的刘斌,是一位现已八十高龄的老红军,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他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他和战友们枪林弹雨里奋不顾身的战斗故事,孩子们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已对眼前的这位战斗英雄肃然起敬。正是因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红军精神恰是一种非凡的教育力量,学校多年聘请他为校外辅导员,他的家成为我校乡土德育基地。 王永红同志是我县有名的乡土作家。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爱好文学,对乡土文学素材情有独钟,其代表作是《绝景》。他创作有文品,做人有人品,他把工资收入主要用于培养弟妹读书,用文学影响弟妹成长。他的弟弟在一封信里说:“没有你的慷慨,没有你的文学影响,我是考不上北京大学的。”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解到我校的图书需要补充,在去年冬天买了六千多元的精美图书捐到学校;他在家创办面向农民的文化活动室,这样追求和实践着他的文化理想。他的人品文品,本身就是生动的教科书。 我校著名校友胡春华同志,家住小河,他少有大志,要做一只翱翔广阔天空的雄鹰。崇高的理想促使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刻苦治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二十余年来,人们自觉地把他的奋斗历程作为教子砺志的教科书。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弥足珍贵,值得传颂,值得弘扬。学校不仅编写了相关的乡土德育教材,还制作了事迹宣传橱窗,印制了他们和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成长进来的优秀教师画像,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望乡土文化,守住古老文明 在农村,蕴藏着许多珍贵的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三房坪民间艺人划采莲船、舞狮很有名气,每逢元宵节有舞狮、划采莲船的活动时,大人小孩争相看热闹,一追几条街,颇具艺术魅力。我们认为传承土家优秀文化,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于是我们拜高梦圆的奶奶,覃瑶的爷爷为师给师生传艺:学划采莲船。 先教女孩走步子:怎么转圈,怎样摇船。接着教男孩子一左一右配合划桨。第三步,学唱腔,自己改编歌词。还有最难的一环:配上锣,小擦这些打击乐器,因为采莲船要靠乐器互相配合才能演出。郭爷爷手把手地教,同学们虚心地学,老师也不断鼓励。毕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打击乐器,要打出正确的节奏,难度可想而知。通过音乐课、体育课的一次次训练,孩子们能够在欢快的乐器声中,像模像样地走起来,热热闹闹地唱起来。家长看了频频点头,觉得还有那么点味道。摇船、划桨、唱歌、打锣,学到的是传统民间艺术,继承的是艺术创造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校还把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这些民间传统文体育活动引入学校。踩高跷有一定难度,考虑到安全因素,由体育老师示范指导,利用体育课和兴趣小组活动进行训练。滚铁环和抽陀螺,学生可自由活动。这些学生喜爱有加的活动,既培养了体育技能,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我想,制陀第一人如果知道他的创造几百年上千年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定会欣慰于九泉。学校引进这些活动,就是要用这些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民间创造的强大生命力。 守望乡土文化,也就是守住古老文明,他们的创造精神需要弘扬,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需要继承。 守望乡土风物,守住民族智慧 开展乡土德育活动后,学校开始积极筹建了德育资源库。在实物资源库里,收集了梨、耙、背架、打杵等到农业劳动工具,收集了烘篮等生活用具,收集了斗(从提字推断,这把斗可能制于清朝)等古老的衡器。我们这里的学生,已不知道背架、打杵为何物,不了解其在过去没有公路、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既是劳动工具,又是重要的物流运输工具,更不知道其蕴含的勤劳、智慧和战胜自然的拼搏精神。收集这些,配上说明,介绍其用途、使用方法和制作过程。参观的是实物,感受的是创造与智慧,继承和弘扬的是可以让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精神。 在建设实物资源库的同时,学校积极筹建平面资源库。学校把后河原始森林、柴埠溪风光以及五峰民间歌舞可以找到的声像资料刻录成光盘,把有些已找不到实物的器物、服饰等制作成图片,让同学们 借此感受五峰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感受土家文化的悠久与厚重,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名不虚传,升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校的乡土德育工程刚刚起步,我们将与兄弟学校一道,共同探索,加强交流,奋力前行。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四年级上学期德育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