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要求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小结:说出了老师的心声,真棒。这正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也是这样爱实践,勤动脑的吗?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灰心,也不要偏听偏信或听信权威,而就多动脑,动手亲自去实验下,相信真相会在你们的手中。 资料提供者:
|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