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附评)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33页~36页第6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一课时:第1~5自然段)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共8个自然段。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人们为什么时候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弄清火星上水的来源。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授课时间: 2007年3月28日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影片,激发兴趣。 2、设置悬念:猜测火星与地球的关系。 3、板书课题,齐读。 4、提问:课题中的两处标点符号分别起什么作用? 二、精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说说什么是“孪生兄弟”? (2)(出示火星与地球的图片)发挥想象谈谈两者的相似之处。 (3)默读全文。 (4)再谈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 (5)反复朗读“四个‘同样’”。 (6)抓准火星与地球被称为“孪生兄弟”最大的相似之处。 (7)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①火星上真的有水吗? 研究火星照片资料,看发现了什么? 科学家分析的结果又如何? 简介亚马孙河。 ②再观察图片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等方法,抓住“进一步”、“曾经”、“推断”等词,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准。 ③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5自然段: ①思考: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快速浏览课文。 ②同桌合作学习,要求: 读: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 想:人们对火星上的水的来源有几种推断? 说:能说出火星上的水的其中一种来源。) ③交流汇报: A、火星上的水的来源有两种推断。 B、指名说火星上的水的来源的第一种推断。 理解“家常便饭”在句中的意思。 一、二组齐读第3、4自然段。 C、指名说火星上的水的来源的第二种。 看着火星的照片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三、四组齐读第5自然段。 三、拓展交流: 以“走近火星”为主题,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活动。 附评: 今天,听了史老师的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可以说受益非浅。老师课堂上语言的精炼、思维的清晰、课件的完美制作,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主动收集资料的好习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这是一篇科普课文,如果不用多媒体教学,上起来是很枯燥无味的,要想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也是较难的。那史老师却用多媒体把学生引领到一个遥远的宇宙世界中,把火星和地球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很好地处理了本课的重难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而且,课上的也很扎实。如:老师注重了重点语句的朗读,关键字词的理解,修辞手法的学习,可以说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以上都是史老师的课给我的一些很深刻的感受和教育。此外,我想提出一些商榷的地方。 1、上课一开始,课件的出示,目的性不强,学生很可能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我们知道,史老师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设计很好。如果史老师在一播放时,就加上生动地讲解,用形象化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中去,我想更能让学生入境入情。 2、整个一堂课,老师引领的很多,也很成功。我想是不是再放一些,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我看了史老师的教材分析是这样说的: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 “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的。这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那么这样,史老师在理解:什么是孪生兄弟?这个问题时,就可以抓住为什么称他们为孪生兄弟来问。从而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和差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再由老师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出来,这样可能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是有相似和差异的。那如果从这个入手,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孪生兄弟,也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就不需要花较长时间带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孪生兄弟了。那这样既尊重学生为主体,又更好地把课程和多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许是我不成熟的见解,不对的地方请老师指正、批评。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