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探讨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摘要]“主题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合理的“主题设计”需要研究变化的时代、课程目标以及课程性质同主题设计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需要确立活动主题领域,它是学校教师开发活动主题的重要参考。对于活动主题设计者而言,掌握主题生成与主题展开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设计 领域 主题群 [作者简介」李臣之,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广东深圳 51806O) 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规定为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①“主题设计”是我国现实条件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的依据、主题内容确证、主题生成与展开的方法,旨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一、主题设计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需要寻求基本的依据,否则,可能使主题内容脱离时代要求,悖离课程性质,偏离课程目的,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课程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进入信息化社会,人类生活充满无限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教育的时间、空间、内容、方式也发生着空前的改变。“零距离”教育时代渐渐来临,教育时间任意安排成为可能,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以任何方式接受任何内容的教育,所有这一切,极大程度地改变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改变着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校课程,无论被定义为何种涵义,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综合实践活动被确定为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对应信息化社会,学生的生活和整个人类社会都已经发生了越来越不确定的变化,反映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的活动主题已经不可能是固定的和预期的,它需要因应时代的变化、学生生活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化,体现知识的变化。 从课程管理角度讲,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而由地方和学校依据实际开发的课程,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课程资源,不同的地理环境,课程开发的方式、内容也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二)课程性质与主题设计 课程性质是确立课程内容、方式以及相应课程开发方式的重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特殊的课程性质,对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活动方式、主题组织方式以及课程开发方式有着特殊的规定。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所谓“综合”不是强调两门以上学科结合,综合结果不是形成一门新的学科,而是活动项目和方式的统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内在地统整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以实践经验为课程内容,课程范围涉及学生全部教育性社会生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主题设计强调综合性,非专门性。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学生经验的、生活的、社会的统整,也涉及现有学科框架无法收入的现代课题。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不是学科知识的连接,但它同时也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跨学科性课程,所以,活动主题可以是跨学科的课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性质。从历史角度看,它属于活动课程的一种存在形式。活动课程强调“体验”、“开放”、“整合”、“自主”,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仍然离不开这些特征。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设计以学生实践经验为核心内容,倡导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注重学生在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此外,活动课程设计指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开发方式以学校本位为主。因此,课程设计和实施统一于学校层面,活动主题设计强调选择“适合学校和地区特色的课题”。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互联系。有文献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非学科性”,这种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将其与学科课程区别开来,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容易导致过分地与学科课程划清界限,孤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难以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统整功能。从此意义上讲,与其提“非学科性”,不如主张“跨学科性”。 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而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而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③从跨学科角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同时避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在发现和探究课题的过程中,综合地、相互联系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目的与主题设计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框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强调以下五方面目标: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这些规定明显表现在“情意态度”和“能力”领域,而对“知识”领域没有过多的说明。事实上,没有无知识的课程,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有着独特的性质,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方法”的知识,包括调查、实验和探究的方法;“学习方法”的方法性知识;收集、运用与处理信息的方法等。其二,综合性知识,包括超越教科书的知识,即社会知识、生活知识、交往知识、网络知识、课外书本知识等。其三,“经验”的知识,包括直接体验、运用知识的知识。明确这些知识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主题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与实施需要认真研究课程目的,在目的指引下选择活动主题领域或范畴,再分别确立各领域或范畴的目标,规定活动内容。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一些学校往往凭教师直觉确立主题,不问为何要设计活动主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益。 二、主题领域的确立 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目的以及变化的时代同“主题设计”的关系,并非意味着主题设计可以完全成为可能。对于具体的主题设计者而言,活动主题的成功设计,仍然依赖于体现地方和学校课程资源优化重组的主题领域。 (一)主题领域确立的难度与必要性 综观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国家一级课程管理大多只有基本要求,没有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尽管如此,不同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大都表现为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和生活学习。④课题研究领域包括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包括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生活学习包括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生活技能与创造活动。这些规定为地方和学校设计活动领域提供了不少启示。 在我国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定中,除性质、目标和内容描述外,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同时要求各学校在活动内容选择时,要把握四条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这些原则性规定为活动课程开发指明了基本方向和思路,只是相对地方和学校教育现实条件而言,仍然是相当“抽象”,学校教师难以操作*果地方和学校依据这些规定,挖掘自身课程资源优势,研究活动主题领域,籍此示范,可望对我国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一定推动作用。 (二)主题领域设计广个参考性框架 显然,不同地方(或者学校)存在相应的活动主题领域,本文以深圳为例,尝试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领域设计思路。 1.分析城市特点与发展状况。从深圳移民文化、特殊地理环境、快速发展的产业、独特的发展历史、人口素质特征、特殊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籍此发现活动主题领域的区域性特征。 2.分析地方教育发展历史、现状与要求。 3.分析课程资源:优势、不足、机会、困难。 4.主题领域确立:国际理解、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参与、生活经营、资讯科技。 5.课程目标具体化分析:⑤ 第一,“国际理解” 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差异。 包容不同文化。 了解、关心全球问题,有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意识。 体验人际关系,尊重并关怀不同种族和人群。 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宽容人。 把握自己的文化特色,分享自己对文化建设的价值。 积极应用外语,展现对国际的理解和文化的学习。 第二,“健康安全” 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 发现自己身心特点,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乐于表现和发展自己。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具有开朗J观、坚强的个性。 认识各种灾害与危险情境,学会保护自己上他人。 第三,“环境保护” 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欣赏自然的美。 认识环境改变与破坏可能带来的危险,学工保护或改善环境。 了解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国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进行观察与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社区参与” 认识社区地理、人文环境,了解物产特色浪间风俗和传统节日。 关心社区重大活动和主要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关怀团队成员。 参与社区团体活动,乐于表达,自愿与人沟通。 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第五,“生活经营” 学会合理消费,形成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意识,做明智的消费者。 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分享自己安排时间、金钱和个人生活的经验。 规划适合自己的健康的休闲活动,具备一定的野外生活能力。 分享自己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体验管理家庭生活的重要。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设计与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并设计与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 了解作物生长和农副产品的形成与销售过程,掌握种植、饲养的一般方法。 第六,“资讯科技” 认识资讯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形成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格与态度,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 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六大领域及主题群,仅供学校教师设计活动主题参考,学校可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协商,发现新的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活动主题。 三、主题生成方法 (一)主题生成准则 1.主题之前先有学生。 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主题设计要重视那些来自学生的课题,要以学生为主题展开学习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 2.考虑主题对学生的价值。 Sylvia C.Chard提示我们,应当以“问问题”的方式思考主题的价值。⑥这些主题是否能根基于孩子已具有的知识及能力(或旧有的经验好是否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是否能帮助孩子了解别人?是否能让孩子了解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读、写、数算的价值?是否能提供孩子戏剧扮演或表现想法的机会?是否能鼓励孩子在学校外寻找资源的来源?是否能促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 透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讨论,主题的价值得到活动参与者的认同、质疑或否认,活动主题是否确立便有了实在的答案。 3.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注意学生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问题,不能选择与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课题。活动主题与学生生活相关联,反映学生认为有意义的生活、自然、社会现象,使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4.从综合角度研究课程知识。 整体考虑课程的价值,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思考学科知识的运用,思考知识的改造,思考相互联系地运用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5.资源的可获得性。 主题活动展开需要的资源,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获得的在使是教师选择的资源,也需要符合学生的阅读程度和资讯处理技巧。 6.根据活动展开过程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主题。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除预先规划与设计活动主题外,需要高度重视主题在活动中的“可变性”,关注活动过程中主题的“生成性”,依据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发展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增加、改变主题。 7.尽可能就地取材,体现社区特色,并可以与地方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结合起来。 (二)主题生成过程 主题是由学生和教师以协商的方式共同选择和确定的。下面的步骤是主题以及主题网络化的办法,可资参考。 第一,共同叙事。教师与教师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尽可能民主协商,必要时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人士或家长参与讨论,写下能够参考的或想到的任何与主题有关的词语,要求尽可能具体。 第二,比较归类。将比较类似的词语,记录在同一组项目中,把不同类型的放在其他项目。 第三,概念提升。为每一组写下标题或者分类标签。在每组中,选择一个适合的词语连接这组中所有项目的概念。 第四,横向沟通A果与其他教师一起协同教学,此时就可以看看别人所计划的主题网。注意每一个计划中共同的特色;有一些项目和类别可能会在每一个人所计划的主题网出现;因为每一个人的兴趣和经验不同,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别的项目;当你看到每一个人所设计的主题同时,想想看哪部分可以合并在自己的主题网中。 第五,形成体系。将上述一组组的词语,使用“主题网状”的格式,誊写在纸上,主题中所有的概念并没有先后秩序之分。主题网上的许许多多小概念,就像是从一个中心概念(主题或论题)散发出的星点一般。 但是,活动展开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境,因此,预设主题并非绝对不变的。所以: 第一,在活动过程中增加新的有意义的主题。 第二,在活动过程中放弃无意义或经过努力仍然不可能完成的主题。 (三)选择主题的组织方式 1.主题的类型。 主题大致有三类:基于儿童的兴趣的课题、综合性课题、跨学科课题。 三类主题的发展,一般从儿童有兴趣的课题发展到涉及学校、地区的课题,再发展到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九年义务教育1~6年级侧重儿童兴趣确定课题,7~9年级侧重以地区、学校特色确定课题,高中侧重选择跨学科性课题,但实际上,不管是九年一贯,还是高中,三类主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三方面是相互关联的。 2.主题组织方式。 主题组织以下列三种方式为主。 第一,横向统整。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选择学科科际之间的连接点作为主题内容,统整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打散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所有知识放到同一个平台上,从“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连接”角度审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连接点,寻找“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建构主题之间的关系。 第二,纵向递进。围绕主题,向纵深方向层层推进和展开。一般而言,要求主题综合性强,主题统整程度高。以“垃圾与我们生活环境”为例,第一层次主题可以是“垃圾的数量与变化”、“垃圾的种类与变化”、“垃圾箱的种类与变化”、“垃圾工人的辛劳”、“垃圾的运送与处理”等。在第二层次,“垃圾的数量与变化”又可以分解为“垃圾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增长”、“垃圾数量变化与生活方式”、“浪费与垃圾的增长”……;“垃圾的运送与处理”可以分解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垃圾焚烧的主要流程”…… 第三,多元展开。注重概念、规则的统整,事实是概念、规则统整的基础。以主题为中心,思考主题一学生兴趣、主题一学科、主题一社会之间的连接关系,确立反映主题内容的不同概念和规则,进一步寻找能够体现概念、规则的事实,环绕在概念、规则的周围,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周围发散开去的主题网络。如,主题“汽车”,与此相关的基本概念可以是“种类”、“驾驶资格”、“功能”、“构造”、“道路”等,而“驾驶资格”与“训练”、“执照”等事实相互关联,“构造”、与“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事实发生联系。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N]2001—5一29(新华社).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2001—6一8. ②李臣之.活动课程再认识:问题、实质与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 ③④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1,94—98. ⑤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复杂性与取向[A」.课程专业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2001. ⑥Svlvia C.Chard.走进方案世界(1)[M](台湾)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63. (李臣之)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