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求异、创新
——第二册《乌鸦喝水》案例及反思
(西师版一年级第一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手机版 | ||||
一、创设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乌鸦喝水》一文,在教学生字时,我启发学生:“我们学习了很多识机记生字的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用部首、熟字编谜语、儿歌等,请你看看今天这些字用什么方法记比较合适?”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有的说:小鸟的“鸟”去掉一点就是“乌”,乌鸦是黑的,看不见眼睛,就像一只没有眼睛的鸟。” 有的说:乌鸦的“鸦”,右边是个鸟字边,因为乌鸦是一种鸟,左边是牙,读音和“鸦”差不多,只是声调不一样。 有的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语“瓦片层层并一起”。 有的说:“法”在我们数学中学过,“减法”的“法”。 ……… 学生们纷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好办法,我重点引导他们识记了“喝”和“渴”: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中有两个长得特别像,你们说是谁? 生:是“喝”和“渴”。 师;是的,我们怎么来记住它们呢? 生:我用偏旁来记,“喝”是口字旁,因为要用口喝水;“渴”是三点水,因为口渴的时候很想喝水。 师:你的办法很好,大家能不能编个儿歌,这样记得更牢一些。 生:喝水要用口(口字旁),渴了要喝水(三点水)。 反思:教学打破以往的让学生单一的认读来识记生字的方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识字方法,创设民主、宽松的识字环境,选择“自己喜欢的又最容易记住生字”的方法,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说出了许多与众不同但又有效的识字方法。 二、循序渐进,引导理解和运用词语。 在理解“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句话时,我是这样做的: 生:老师,我想知道什么是“渐渐升高“? 师:这个同学问题问得很好,谁来帮助他? 生:“渐渐升高“就是升得很慢。 师:可以把“渐渐升高“换成一个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慢慢” 生:可以换成“一点点” (学生尝试朗读换位后的句子) 师:通过读你们一定明白了“渐渐升高”的意思。老师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渐渐从凳子上站起来。 (学生尝试做一做)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做? 生:因为渐渐站起来就是慢慢站起来。 师:你还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生:红旗渐渐升起来了。 生:天气渐渐冷起来了。 生:风渐渐大起来了。 反思:在理解“渐渐”的意思时,如果教师直接就告诉学生:“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学生对词语的感悟也许就只能停留在字表面上,不够深刻。在这一片段中,教师是逐步启发学生,先是从学生感悟中说说词的意思,也许学生并不能把心里想法说得很准,这时,老师就让他们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用浅显易懂的词语来解释新词的意思。这种理解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学生容易接受。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渐渐放下来”,通过实践,既检验了学生掌握的情况,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让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掌握了词语的运用。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三、拓展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课文结束部分,围绕“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设置了这样的环节: 师:同学们都觉得乌鸦很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假如乌鸦的旁边没有小石子,你该怎么办? 生: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把水吸上来。 生:乌鸦可以找一个碗,把水倒出来喝。 生:乌鸦可以请他的好朋友帮忙,把水拿起来给他喝。 师:看来,同学们的办法比乌鸦还聪明。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只要动一动脑筋,这就想出办法来。 反思:这个案例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优势,借助课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造想像的空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阅读,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资料提供者:
|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