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鸟的天堂”的神奇和美丽。 教学重点 学习、体会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广东新会“鸟的天堂”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两次、傍晚。板书:榕树、鸟儿) 2.质疑问难,学生读课文提问题。 三、问题探究,自读自悟 1.快速浏览课文,两次去鸟的天堂,作者有什么感慨?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齐读,谈谈对句中两个“鸟的天堂”,一个加引号,一个没有加的理解。 2.这是怎样的一棵榕树啊!让我们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这株大榕树。学生自读,划出描写榕树的句子,思考这到底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3.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榕树的特点。透过文字和图片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榕树。 四、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读“树” 1.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板书)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第1~9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3.交流榕树的特点。 (1)由“不可计数”和“真是”、“ 卧”等词语体会朗读,感受这是一株大榕树。 (2)出示重点段:“榕树正茂盛的时期,好像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作者还怎样介绍了榕树的特点? 引读第一句,从“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相机理解榕树的生机勃勃。 从这段话里你还读出了什么?(榕树叶子的密、绿、亮)抓住“似乎”“颤动”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引读“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南国的树啊!”好的东西就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记一记。 作者的心为之一动,让我们和作者一样从心底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到这里来的鸟儿,你会召唤你的同伴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吗?(会!) 大榕树枝繁叶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可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这是鸟的天堂吗?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经过鸟的天堂,看见了什么? 出示重点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写鸟的句子和词读一读。 2.感受课文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鸟多、热闹) 3.小组中自主学习。在读中理解体会鸟多、应接不暇的场面。 (抓住“应接不暇”、“有的……有的……”和写鸟的动作的词语感情朗读。) (三)面对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愿离去,从心底发出赞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现在知道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了吧! 思考:为什么大榕树能成为鸟的天堂? (枝繁叶茂,便于鸟儿筑巢休息,人们爱鸟护鸟。) 五、总结全文,写法渗透 鸟的天堂里,作者写大榕树的美丽抓住了它的枝、根、叶,也就是事物的静态来写的(板书:静态),而写鸟则抓住了鸟的活动变化,也就是事物的动态来写的(板书:动态)。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像作者一样舍不得离开鸟的天堂。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