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 (S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语文百花园 三 教材简析:语文百花园设置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 “温故知新”栏目有四项内容:一项是“句子与关联词”,编排的是因果关系的复句中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一项是“拓展与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收获与启示;一项是“阅读平台”,编排了一篇短文《奇想与发明》;一项是“积少成多”编排的是科学家的名言,意在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本次语文大课堂综合性活动的主题是“小产品•大推介”,这项实践活动有两部分内容。第一是要有自己动手做过的小制作、小工艺品,亲手培育过花卉、瓜果蔬菜,或有自己发明的小产品。第二是推介,“推介”是推荐、介绍的意思,就是把自己做过的某种物品向别人介绍,并希望别人接受,或者也亲手做一做。 这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可以写自己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一个小制作或一个小窍门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应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本次“语文百花园”安排的栏目都是通过语文实践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因果关系的复句中一些关联词语的用法,学会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写句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回顾本组课文学习,交流学习本组课文的收获和启示。 3、阅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只要你善于观察,抓住契机就可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积累科学家名言,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 5、通过“小产品•大推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6、以“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重点:学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的运用;掌握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积累科学家名言。 教学难点:把自己制作的小产品进行推介;写自己一次科学尝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小产品;查找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指南针、句子与关联词、拓展与交流 一、谈话导入,学会查找、运用资料的方法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你怎么查找、运用资料的?你运用什么渠道来搜集资料? 2、阅读“指南针”中的“学会查找、运用资料”。引导学生认真读读泡泡里的话。 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网络、实地调查等获取信息的渠道搜集资料。方法: (1)可以带着问题去查找,再浏览找到的资料,选择需要的内容; (3)可以把查找到的资料分类整理,作为自己的资料库。 3、结合实际举例谈谈自己是怎么查找和运用资料的。 【通过阅读“指南针”,学会查找、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二、范例引路,学会因果关系复句中关联词的使用 1、读例句,体会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1)因为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 这句话的前一分句表示“因”,后一分句表示“果”,但后一分句省略了“所以”。 (2)这一壮举,让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已经踏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这句话是因果关系倒置的复句,前一分句表示“果”,后一分句表示“因”,通常只在后一分句前用“因为”连接就可以了。 (3)不过,也许让瓜结出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因此,恐怕也不会有科学家做这件事。 这句话也是前一分句表示“因”,后一分句表示“果”,两分句之间只用“因此”连接,其作用相当于“因为……所以……”。 小结:这三个句子都是因果关系的复句,运用了不同的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如,“因为……”“……因为……”“因此”。用好这些词语,能使我们的表达更准确、更严密。 2、运用。 (1)用“……因为……”写一个因果关系倒置的句子。 ,因为 。 (2)写一个只用“因此”来表示前因后果的句子。 ,因此 。 【通过范例引路,学生对因果关系的复句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的用法,再让学生根据要求来写句子,能够学以致用。】 三、提供平台,交流学习收获。 1、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课文中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引领我们走进奇妙的科学园地,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从小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大家想过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科学精神的吗? 2、请学生读宁宁和丫丫的对话。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可以谈阅读中自己受到的启发,也可以从课文的表达方法上去感悟。 5、结合本组的其他课文,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受。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 2、将你查找的资料,分类整理作为自己的一个资料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 积少成多 一、阅读《奇想与发明》 1、自由读短文《奇想与发明》,要求:把短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短文介绍了哪几种发明?你阅读这篇短文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 (1)短文介绍了三种发明。分别是:一次性成像照相机、两轮传动脚踏车和隐形眼镜。 发明者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创造灵感,抓住了机会,经过潜心研究而获得了发明成果的。 (2)谈谈你读了这篇短文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5、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只要你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即善于观察,抓住契机就可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6、拓展:还有哪些发明创造和孩子的奇想、发现有关? 【让学生结合短文后面的问题,独立阅读思考,相互交流,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积少成多 1、今天我们来学习科学家的名言,让我们细细品读这些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 2、学生自读名言,教师指名读。 3、理解名言的意思。 (1)“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这是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的话。这句话讲的是:勇于探索真理是人应尽的崇高职责。 (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这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名言,讲的是:进行科学研究不能凭空想象,推理要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这是必须遵从的科学规律和必须具备的科学态度。 (3)“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这是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占有真理”只是拥有他人探索的结果,而“探索真理”是自己得到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付出很多艰辛与代价,但它却表现了一个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探索真理更为可贵。 (4)“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段话。他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容易发现它。只有那些勤于学习并学有所成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发现机遇,有所成就,没有这种勤奋的精神,是不会有这样的机遇的,更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4、朗读并背诵这些名言。 5、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学家名言,介绍所收集的名言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适当的讲解,反复的背诵,这些科学家的名言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布置作业:将《奇想与发明》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然后谈谈自己的奇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的大课堂 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些什么?是否种植过美丽的花卉或营养丰富的瓜果蔬菜?有自己发明创造的小产品吗? 2、你是否想过向别人大力推介自己的小产品,让别人分享你的成果,让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吗?让我们开展一次以“小产品•大推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吧。 二、阅读“建议”,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小产品大推介”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 三、组织策划,组内交流 1、成立“小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小组。 如果我是“小产品推介会”筹备工作小组的组长,我该做些什么? 精心策划举行产品推介会的时间、地点、场地布置和议程安排。 2、小组推选有特色的小产品。 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本组同学的一两件特色鲜明或富有创意的小产品,准备向全班推介。 3、抓住特点,撰写小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词。 各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抓住小产品的特点或创意向别人推介,并分工为小产品撰写一份说明书(或介绍词)和广告词。撰写时可参考后面的示例,注意写清楚小产品的性能、特色或创意,以及它的功能、用途,还要写清楚使用小产品时应注意的事项。 说明书各项内容可以根据自己所推介的物品来定,不一定要与示例上的完全一样。 小组同学互相合作,补充或修改介绍方法,并确定最佳推介方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对小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词的设计,要求学生写清楚,让人看得明白。】 四、互动交流,推介产品 1、每个小组选出一至两名代表,在全班推介本组的小产品。 2、要认真听代表的介绍,还可以扮演顾客,对产品进行质疑,或者提出改进的建议,可以对本组代表的推介进行补充,也可以帮助他回答“顾客”的质疑。 【在推介产品的过程中,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评议选优,颁布奖项 全班评议,评选出优秀推介小组和优秀推销员,还可以评选出最佳说明书、最佳广告词、最佳“顾客”。 六、布置作业:把你的小产品向你的父母或朋友推介。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准备:教师提供几个科学尝试的实例,供学生在家里进行科学小实验。 1、水中点灯 你需要:蜡烛、盆子、水 这样做:把一根比较粗的蜡烛粘在脸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离蜡烛有一点点距离(不淹没蜡烛)。点燃蜡烛,看一看,蜡烛能不能烧到水面以下。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水底下能点灯? 2、巧笔写密信 你需要:葱白、汤匙、毛笔、白纸、小碟子 这样做:将葱白放到小碟子里,用汤匙挤榨出葱汁。用毛笔蘸上葱汁,在干燥的白纸上写几个字。等字迹干透后,白纸上的字不见了。将这张白纸放在火上烘烤一下,观察纸上的变化。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字迹会显现出来?把葱汁换成柠檬汁还能写密信吗? 3、吹不走的小家伙 你需要:电吹风机、乒乓球 这样做:让电吹风机的开口对着上方。打开吹风机,把乒乓球放在从吹风机敞口出来的热气流上。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漂浮在吹风机的上方? 4、跳舞的米粒 你需要:塑料薄膜、橡皮筋、小塑料盘、锅、米粒 这样做:把塑料薄膜绷在盘子上,用一根橡皮筋固定住塑料薄膜。把米粒放在绷紧了的薄膜上。把锅放在盘子旁边,用力敲打锅,注意看薄膜上的米粒。 想一想,写一写:为什么米粒会“跳舞”呢?你有别的办法让米粒自动“跳舞”吗? 【提供这些科学小实验的例子,是为了解决教师和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科学与发现”这组课文,明白了课文说明的道理,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迪。回去之后自己动手进行过科学尝试吗?做过科学小实验吗?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请一学生阅读习作提示。 2、习作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主题:我的一次科学尝试(板书); (2)范围:可以写自己的一次科学小实验、一个小制作或一个小窍门等,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尝试; (3)体裁:记叙文。【习作前要认真阅读习作提示,以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 三、讨论交流,指导学生习作 1、你准备写自己在学科学、用科学中的哪一次尝试?这次科学尝试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口述科学尝试的过程,教师结合具体事例,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并帮助学生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4、打算按怎样的顺序写这次科学尝试的过程与体会?怎样把文章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两个“泡泡框”。第一个谈的是表达顺序方面的打算,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还可以运用其他的表达方法。第二个从表达内容上谈,提示学生不仅要写“经历”,还要写收获。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都可以把它记叙下来。 请学生谈谈自己这篇习作的想用什么方法表达。 【在指导时,要从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启发学生把自己动手尝试的过程说清楚。通过互动交流,互相启发,引发学生再现自己动手尝试的情景,使作文指导与学生真实的生活、鲜活的个性融合起来,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自己修改,交流评议,学习修改 1、自改、互评。 写完,自己先认真修改,再读给同学听,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同学讨论如何修改习作: (1)科学尝试的过程是否写得完整、具体?体会是否真实? (2)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是否有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合? 2、全班交流,教师学生互动点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互动评改时,教师可针对本次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作适当的点拨,将所学的表达方法渗透于具体的习作中。】 六、再次修改,誊写习作。 教学后记: 资料提供者:谢文学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