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第五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复习 上一次我们听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谁)送给(谁)(什么)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二、设疑导入新课 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这个故事。 三、精讲课文(1——4)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齐声朗读1——4自然段。 (1)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一模一样的吗? A一样。可小动物们看到的不一样呀? B不一样。 (2)有什么不同?(书:黄灿灿饱满上等的麦种) (3)什么样的麦子是上等的麦种? (4)看来,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只有小猴能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看得仔细,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 2(1)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 为什么要种?(书:吃不完) (2)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远见。) [评析]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3(1)小猪收到礼物时,心情怎样?请你用开心的语气朗读小猪的话。 (2)小猪是这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呢?(书:吃) (3)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书:迫不及待)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它又胖又懒。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知道为什么吗? [评析]教者眼光独到,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7)指导朗读:这样的小猪你喜欢吗?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让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4、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5、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6、指导朗读 四、自学课文(5——9)自然段 过渡:三个小动物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土地爷爷送的麦子,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了,结果如何呢?请小朋友带着这样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出示: 讨论: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1、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通过刚才的自学,小朋友又学到了哪些新词语? [评析]这个问题问得好!放手让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评析]词语教学很有特色,真实到位,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2、逐个讨论四个问题。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书: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3)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猪、小牛的? 3、三个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请你来做XX(分角色朗读) [评析]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五、总结全文 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袋麦子,可是谁吃到的麦子最多?为什么?(有远见) [评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六、拓展延伸。 议一议: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板书设计: 小猪 憨厚可爱 三袋麦子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干 教学感想: 《三袋麦子》(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的考虑。文章语言通俗,情节简单,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本堂课没有使用任何电教媒体,仅仅自制了文中各主人公的图片精心设计了一幅板书,可谓朴实无华。但是扎实到位,尤其是字词教学颇费苦心。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