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忘记祖国(S版三年级第六册25-28课教案 )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25、我不能忘记祖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庆、资”等9个字,会写“庆斯讨”等14个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学“导语”部分,说说从中了解到些什么? 2、由“导语”下面的插图引入,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宋庆龄。 3、揭示课题:我不能忘记祖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 (1)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感知字(词)义;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错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好词句,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的什么故事?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是怎样围绕“我不能忘记祖国”这一主题把文章写具体的? (2)画出宋庆龄说的两段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读懂了什么,或者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写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 3、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较难写,有侧重点地指导书写:索、谓、洲、淘、雅、虑。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六、课堂作业:比一比,再组词。 斯( )姿( )估( )淘( )忧( )虑( ) 期( )资( )故( )掏( )优( )虚(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2—10自然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第二段,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自主学习本段。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学之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4、全班交流,相机指导学生赏读课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重点围绕宋庆龄说的进行赏读指导: (1)从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体会到了宋庆龄怎样的情感? (2)宋庆龄当时是怎样说这两段话的?结合理解课文有关语句,体会宋庆龄的外表与内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这句话体现了中国的辉煌历史,证实了中国是不会被历史所淘汰的,表现了宋庆龄的民族自豪感。) “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这句话体现了宋庆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她坚信中国是很、有希望的,她永远将亲爱的祖国放在心上。) (4)你认为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 6、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感情朗读。 7、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男生读美国同学的话,女生读宋庆龄的话,教师朗读旁白部分。 男生:轻蔑、鄙夷的语气;按照立场不同,读出他的爱国情怀兼轻视的语气。 女生:自豪、坚定、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在旁白时注重气氛的渲染 三、学习第三段(11—1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宋庆龄是怎么回答同学的问题的?用横线画出她说的话。 2、那么,宋庆龄是怎么回答同学的问题的? 3、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为什么?你会读出这种语气吗? 4、读了这段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我们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因为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这是多么值得我们中国人民自豪的事情啊! 四、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词语花篮”上,或抄写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2、收集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图片等,准备与别人交流。 板书设计: 25我不能忘记祖国 宋庆龄 热爱 中国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资料提供者:黄文华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