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巩固复习“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11个生字及方框、禾字旁、雨字头、月字旁4个偏旁;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用谁怎么样,对谁说:“我是什么。” 句式说话 。 过程与方法:渗透用“读”“说”“问”“读”“演”的学习方法学习儿歌;逐步培养自主、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学用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以进行有效地朗读指导。 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四季 春 夏 秋 冬 读 说 问 读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欣赏四季风景图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漂亮的图片,请你边看边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季节的什么呢? (课件出示书上的连环画。) 生:我看到了什么季节的什么(自由发言,鼓励同学把一句话说完整,并给予肯定及表扬) 2、巩固复习生字词语。 师小结:在图画中我们看到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同学说了这四个季节的很多特点,上堂课我们认识了四季中的生字宝宝,这节课让我们在生字宝宝的帮助下继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丽的四季景色。坐上火车,一起出发吧。(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读的同时老师适时点拨认读言字旁、禾字旁、雨字头、月字旁4个偏旁。 师:火车顺利到站,老师还准备了一颗苹果树和一些词语宝宝,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摘的苹果最多,认识的词语宝宝最多好吗?(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树:对 说 是 叶 圆 夏 秋 雪 肚 就 冬,以及词语:荷叶 说话 秋天 夏天 肚子 雪人 就是 冬天)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主练读课文 师:看来上堂课同学们都学的不错,现在我们翻开书P61,上新课前老师想请一个聪明的小朋友来告诉老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4个小节) 师:那每一小节都都说了些什么呢?现在同学们自由的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节都讲了些什么。我们来看看哪位同学不仅汉字宝宝认识的很多,上课还最认真,课文读的最棒,美丽的大自然最喜欢跟认真的小朋友交朋友了。 生 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2、学习课文,指导学生按(读,说,问,读,演)的方法学习第一节。 (1)第一小节 1)读:请一位同学读第一小节 2)说:在一小节里你知道了一些什么呢,能和同学说说吗? 生:小草绿绿的、嫩嫩的。(人们看到小草刚刚钻出地面,绿绿的、尖尖的,就知道春天到了。) (嗯,回答的真棒) 师:听到你们说的话,春天的一个成员——小草芽要赶快出来和你们做好朋友啦。我们来看看图。(课件:课文第一节的插图和文字) 师:(看图)青青的小草刚冒出地面,很尖很嫩。所以我们可以把“尖尖” 读得轻一点,细一些。(课件出示课文)范读,指名多生读。 3:问。读了这一节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老师可适时点拨) 师:草芽对小鸟说些什么? 生: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师:草芽跟小鸟都不会说话为什么作者都用说字呢?(学生互相讨论,明确作者把草芽当做人当做小朋友来写了,这样使们读的时候很有趣,很高兴。) 这时小草芽的心情可能会怎样?(高兴)为什么?(春天美/可以和我们一起玩) 师导学,草芽对小鸟说了些什么呀?(生就是就是齐声回答(我是春天)。 师:恩,真好,那么谁用这个句式再说一句话呢,老师可举例,(我是老师)学生自由发言。 师:好,我们把这一小节都读懂了,你看春天美丽吗?再这样的风景里生活你高兴吗?是的,春天是那么的美丽,那么你读的时候要怎样才能读出他的美丽呢,我们来听一听电视里面的老师是怎样读的呢? 听了电视里的老师读完后,你感觉他的心情怎么样啊,是不是很高兴呀?那我们也来读一读吧,跟着老师,你看老师还可以做动作呢。(依具体情况相映指导:师范读可做相应的动作让同学模仿)。(笑眯眯的/把“春天”读得特别重)请一位同学模仿。 师生合作读:看着你们读得这么高兴,我也想读,我们来合作读吧?我问你们答。 师:草芽怎么样? 生:草芽尖尖。 师:他对谁说? 生:他对小鸟说。 师:说什么? 生:“我是春天。” 合作得真愉快,男生问,女生来答吧。(男女生配合读) 师:合作得真好。 (2)随机教学二、三、四小节 恩,刚刚同学们读的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节的吧,首先我们是先读一读这一小节,然后怎样啊?然后说一说在读了节后我们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再问一问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最后再带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一年中除了春天还有哪几个季节呢? 师板书春 夏 秋 冬 读 说 问 读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挑一个你是喜欢 的季节多读几次,然后同桌之间相互用上面这种方法来交流一下,看哪一桌交流得最起劲好吗? (1) 第二节 1)读:你喜欢哪一节呢呀,那么你就先来读一读第二节 2)说:师:好,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在这一小节里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绿绿的柳条/粉红色的荷花/青蛙在唱歌…… 师:(出示课件:荷叶图)是的,你们看荷叶圆圆的多美丽呀,青蛙在上面跳来跳去的多快乐呀!(课件:文字)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的可爱些,可以象老师这样读 (上扬一点) 3)问:那么读了这一节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呢?(为什么青蛙会说话呢)(同学可帮他解答) 4)读:好,我们把这一节课文内容弄懂了,那么谁来读读这节儿歌呢? (读出喜爱之情)指名读,((多生读)(可做动作自豪地介绍自己:“我是夏天”) 齐读。 (2)同样的方法来学习第三、四小节 (2)第三节 你还喜欢哪个季节?(秋天) 1)读:师:读一读第三节 2)说:你能说一说是什么原因让你喜欢秋天吗? 生:谷穗、高粱、棉花可以给农民伯伯带来大丰收了(多么了不起的谷穗呀!)/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弯弯的香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紫色的葡萄、甜甜的橘子)/秋游/菊花开放了/大雁南飞了落叶飘下来很美……(这是丰收的季节/充满笑声的季节/幸福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彩色的季节/多好吃呀) 师:恩,说的真好,瞧,(出示课件:谷穗图)(这就是)沉甸甸的谷穗,(它)正向人们鞠着躬呢!鞠着躬是什么意思呢,可叫同学示范做动作。 3)问: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4)读:想想它的心情,读读这小节儿歌。 指名读 师:谷穗很多,所以“弯弯”两个字可以把音拉长一点。(小组读) 师:这时谷穗的心里特别自豪。(两组分读) (3)第四节 1)读 师:有很多小同学都很喜欢冬天吧,喜欢冬天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四小节 2)说 师:看来冬天很神奇呀,有这么多小朋友喜欢冬天,为什么呢?有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呢?(同学自由说一说) 是的(出示冬天的小雪人的课件)因为冬天到了,快乐的小雪人也就来了,你看他肚子一挺,真是顽皮呀!(做一做顽皮的动作。因为“一挺”动作很快,所以我们读得也要快点) 3)问 师:顽皮是什么意思呀?“顽皮”就是十分调皮的样子。 4)读 师:冬天里小雪人这么顽皮,我们带着顽皮的语后气来读一读这一节吧。(带着动作可请同学读,男女生比赛读。(真精彩!) (4)、完整带着动作读一读(先跟着录音大家带着动作读一读,最后齐读,会背的可以背着读) 1)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象真的看到了四季那美丽的景色,听到美妙的声音。我有个提议,我们一组一个季节,有感情地把整首儿歌完整读一次,当然,会背的同学可以背,好吗?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读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指导训练。通过让学生模仿读、自由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3、总结 师:小朋友们,四季真美,我们以后要保护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三、1、欣赏四季景色(课件:配乐逐一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画) 师:同学们,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桃红了,柳树绿了,蝴蝶、小鸟也赶集似的飞来了;烈日炎炎夏天,在农民伯伯的辛勤耕种下,稻子、树木要长高,花儿、草儿要长大,一切是那样的生机勃勃,是那样地充满活力;风伯伯吹走了夏天,吹来了秋天,吹得各种果子纷纷成熟,吹得枫叶翩翩起舞,吹得雁儿成群南飞;冬天到了,大家穿上棉衣,换上皮袄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他们组成了美丽、迷人的一年四季。如果可以像作家一样,也用儿歌的语言来介绍这些美景,那该多好哇! 同学们可以自己回去写一写,你看老师给你举个例子“青蛙呱呱,他高兴的对人民伯伯说,我是夏天”,你也可以用你们的小画笔把这四个季节画下来,你看老师这里就有一幅画,也是一位小朋友画出来的。 课外作业: 1、以“美丽的四季”为内容,学生可以用诗歌、舞蹈也可用绘画表现 2、一起来读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后面两个字是一样的。)你能照样子,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西瓜甜甜 尖尖 圆圆 弯弯 甜甜 ( ) 四、四季歌曲与生生互动结束本堂课。 资料提供者:曹雨姗
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