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课外访万家”连心桥 ——家访情况报告 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家访工作 手机版


                       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乡石人坪小学

家访时间:2011年10月16日

家访地点:刘家湾

家访对象:所有刘家湾在校学生

家访教师:杨作山

 本次家访,采用的走访的形式,进入刘家湾学生的家家户户。

    在家访中,老师告别家访告状的以往做法,先是通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军的个性表现,反映他们的优点,让家长敞开心扉,谈孩子在家的优秀表现。这样以来,家长们可以互相学习,了解别的孩子身上的优点,对自己的孩子加以引导,在一旁听的孩子也对老师的评价心中有数,感受到了教师的亲切。

本次家访,看到家教中可取的方法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舒心地生活。孩子的房间布置都很简单,舒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素质很重要。 

通过家访,看到这些同学家庭教育非常得法.下面将从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与各位家长共勉: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教误区

 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家庭结构复杂,家庭教育中观念方法新旧夹杂,多数家庭缺乏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的家庭 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 

1、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粗暴施教 

     随意打骂孩子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不打 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板儿响,学问 长”……这些俗语足以说明粗暴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普遍性。许多家长崇尚打骂教育,采用打骂方法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观念 和做法。有一些家长虽然没有采用暴力的方式,但是对孩子冷言 冷语,讽刺挖苦,使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严重伤害,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粗暴施教的结果给孩子的心灵播下了野蛮、 仇视、残忍或是怯懦、畏缩、虚伪、抑郁、孤独的不良种子。西方有 选样的谚语:“孩子仇恨打他的人。”中国也有这样的说法:“小的 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简单粗暴的教育,总有一天会产生出灾难性的后果。 

    2.对孩子期望过高,了解太少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 表现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一味盲目追求高分。当今家庭普遍存在 着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注重实力,注重财富,注重比较和竞争。最为集中和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 发展非常关注,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极为重视。一些家长也在这种影响之下,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智力教育,严重忽视孩子人格品质的教育。这些家长对 子女寄以厚望,不惜人力、财力、物力,加大智力投资力度,甚至 盲目攀比,对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如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却缺少关心,甚至放任不管,有时还采取 错误的引导,对孩子的需要感受也很少了解和关心,使孩子身心 受到摧残,情感性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有的还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强烈地感受到,迄今的教育仅把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 培养人的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如果从早期开始进行智力教育,肯定会培养出英才或秀才。但是,我发现,如果从增强 智力的目的出发去进行‘幼儿教育’则是错误的。我认为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把培养‘人品’视为最重要的一项。只有这样,从 ‘零岁开始’的教育才不至于片面。因为无论在幼年期发挥了多少才能,如果不能使他终身幸福,不能利用其完成出色的事业, 那么,早期的教育仍然无济于事。幼儿教育如果极端地偏重于某 一方面,则不可避免地产生弊端,养成变形的性格,如果特别的早期教育一旦失慎,似乎就有毁掉他一生的危险。智力的发达可 以通过事后的努力来实现。但是精神问题一旦丧失时机,事后就 无法弥补。”不难想象,在沉重的精神负担下,孩子必然会失去学 习的兴趣和活泼的天性,甚至失去自信和生活的乐趣。过高的期 望和压力,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逆反,致使身心俱伤。 

3.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爱无教 

     很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对孩子溺爱现象严重。另外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子女的溺爱也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在家庭生活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呈众星捧月之势,成为孩子的奴隶。家长对子女无原则地溺爱与宽容,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袒护迁就,过分姑息。在这种过度的关爱之下,“小皇帝”、“小太阳”、“长不大的一代”现象大量涌现,其结果往往形成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任性、幼稚,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4.管教过多,疏导太少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可谓管教不严,但往往缺乏实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重管轻导。

     具体表现为 以下方面:

     一是只提要求。有些家长认为一个小学生不会有自己正确的见解和合理的要求。对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总是以严格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孩子“听话”,孩子只能无条件地服从,在大人的要求下做事,毫无商量余地。由于缺少相 应的指引或指引不力,孩子虽然“服从”了,却难以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难以使要求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孩子总是处于被动 的角色,成为大人严格管理和要求的对象,在大人管着、盯着的 情况下才能完成交给的任务。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时间长了也滋生了惰性。就是一些对孩子成长非常有 苎的活动,他们往往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更不用说发 挥主观能动性了。

     二是无视孩子的合理要求和看法。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想法、愿望不闻不问,孩子的个人见解得不到表达,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健康成长极为不 利。是对孩子犯的错误,不能正确疏导。父母往往局限于指出 孩子的错误,进行严厉批评,却不从道理上让孩子心服口服,正确认识症结所在。对孩子的真实想法、真实内心缺乏具体了解, 教育简单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 和错误,孩子在“压服”中产生的消极情绪也难以得到正常排遣和消解。其结果往往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情绪,或是对父母隐 瞒内心世界,封闭自己,不信任他人,给教育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酿成悲剧。

 
资料提供者:章涛
相关链接:家访工作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