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才是永恒的 ——规范语言文字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洛南县西街小学   李 军

    我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从教十多年,说起规范语言文字,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些有趣的、但又令人哭笑不得的情景。

记得刚毕业时被分配到一个相对边远的小学。那是一次语文作业,我让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造句。一个平时很老实的小男生是这样造的:天一亮我首先起床,然后洗脸,发牙,最后背着书包上学去。当时,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早上怎么还 “发芽”?我当时还开玩笑说:“你们小孩子就像植物一样,早上要发芽,还要开花、结果吧。”后来才知道,本地方言里都把“shua”说成“fa”。比如刷牙说成“发牙”, 玩耍说成“玩法”……

还有一次,我在村子里散步,突然听到有人大喊:“牙——牙——”。当时,我还以为是谁牙痛,居然这么厉害!随后又陆续听到一些小孩子总在叫“牙——”,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本地方言把“爷爷”叫“牙”。哎呀,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啊!居然有这么大的出入!

还有诸如把“飞机”说成“徐机”,把“化肥”说成 “化徐”,把“牛”叫做“偶”等等。

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论是电视广告,还是各类店铺的牌匾,都充斥着这样的话语:火锅店名曰“锅色天香” ,“一网情深”的网吧名字,“百衣百顺”“衣拉客”的服装店名……真是无奇不有!有些名字确实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是,对于正在汲取知识的孩子们来说,这些谐音的广告语,混淆了他们的视听,对孩子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做法,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正确学习并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生在洛南——仓颉造字故里。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就把推广普通话和改革文字作为国策。国家倡导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听到校园里、社会上流传地这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语言,你作何感想?这是教育的失败,这是对造字始祖的无视和侮辱。

规范语言文字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坚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努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良好氛围,带头为学生做好榜样。对平时的课堂教学,也有明确要求,即:在学生面前、在校园里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中语言力求清晰明了,板书必须工笔正楷有条理,不写繁体字、异体字、行草书、错别字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种令世人骄傲的文明史除了从一些文物上体现出来外,最主要的是由于文字的记载而灿烂。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其实才三千多年的历史。因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如果其最具特色的东西消失了,那么他们的生命力也就随之消亡了。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风俗习惯到语言文字各有特色。中国自秦汉时起,就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秦国不仅在文字上实行了“书同文”的规范,而且还对“言语异声”进行了有力的遏制。虽然“焚书坑儒”的做法有点过激,但秦始皇对文字的统一与规范,还是给我们后人提供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

规范语言文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想,仅凭教师的微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不同语言文字间的交流、碰撞和相互影响加剧,社会语言文字更为纷繁复杂等等,更是对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才会真正焕发它独特的魅力,展现出它内在的熠熠神采。

有一句话说得好:“现在我们养习惯,将来习惯养我们。”作为中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国家语言(普通话)为荣,努力地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我们在传承中国古老文化精髓中,每个人应该做点实际的工作,切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规范自己的语言,规范文字的使用,在全世界范围内使这一古老的文化永葆活力。

                             

2011-11-11

 
资料提供者:李军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