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钱学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9 钱学森 一、教材分析 《钱学森》一文生动地记叙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但在字里行间透露着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因此,借助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可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合作研究:文中讲留学生劝钱学森,祖国刚解放,没钱,没设备,回去搞科学研究,有困难。 三、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学生读题),通过学习,你能谈谈对他的了解吗?(学生交流) 2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二、 精读感悟 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 *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2. 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 3 .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师出示图片,介绍)。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出示:我是中国人。……)指名读。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 是的,可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可他这样做,为的是自己吗?谁来读读他说的话?(出示:我是中国人。……)你读出了什么?(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对祖国的爱、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 那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谁来交流?(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师: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 2.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很穷)这意味着什么?(搞科学研究,困难大)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出示:我们日夜盼望……)谁来读?从钱学森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再多的困难也不怕,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我愿意放弃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 3.出示: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你怎么看待这个应当?(钱学森把为国效力看作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做的事。)谁来把钱学森的这种爱国情怀读出来。师:钱学森能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国,是因为他始终认为,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当然的。 4.让我们再来读读钱学森说的话。(出示两段话) *精读第五自然段 1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艰难的。谁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因此,他受到了百般刁难。谁有所了解?师介绍:当时美国政府听说钱学森将回国,就将他软禁在美国加州的特米那岛上长达5年之久,他的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 2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引读第六自然段。师:支持钱学森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信念就是: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精读第一自然段 1 .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终于乘上了归国的巨轮。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尤其从哪里读出了钱学森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 .你能根据这段内容完成这个填空吗?(出示课后练习中的填空)生完成后指名读。 *略读第六自然段 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想,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他的心声(歌曲《我的中国心》)这歌唱得多好,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因为——学生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三、 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一下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的故事。 板书: 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 教学后记 老师不是资料员,学生需要什么资料,马上提供给他们。但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获取资料的途径,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更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让他们去读书去网上查阅,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之源。 资料提供者:李年林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