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捉迷藏(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3 捉迷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会本课的8个新词,能按要求写近义词。 3、认识按事物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理清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 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顺序。 难点:理解李四光研究石头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一) 简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课题 ⒈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 ①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学生介绍李四光的事迹。(请学生可以去学校中 找他的画像。) ⒉揭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习字词。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标出自然段。 3、反馈。 (三)再读课文。 1、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贯、溅) 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 4、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 5、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后标一标,这段共有几句话。 2、指名按句读(提示:注意句子之间的顺序)。 3、把下列句子按课文内容重新排列(出示课件) ( )玲玲藏在大树后面,等爸爸来找。 ( )玲玲见爸爸没来找,就只好出来去找爸爸。 ( )玲玲和爸爸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很高兴。 4、反馈,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 5、小结:事情开始的情况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叫 “事情发展”;(板书:事情发展)而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后发生的 事情写在后面,这就是“事情发展顺序”,如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顺序) 6、学习这样的段落是有方法的: ①、根据“单元学习提示”落实训练重点。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习按这种顺序写的一段话? ②、汇报交流。 请学生读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提示告诉我们的方法是怎样的。(理清方法:先……再……最后) 7、能用“先……再……最后”对上面的三句话说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学生自练。 8、指名反馈,学生评价。 9、 同桌互说。 质疑: “藏呀,找呀,找呀,藏呀”为什么要反复? (强调李四光和他女儿玩捉迷藏玩了了很多次,即“兴高采烈”,也说明他们玩得很高兴。与后文李四光的忘神形成对比,突出了李四光对石头的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指导朗读) 10、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1、完成作业:作业本上第六题。 2、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 ()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 ()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去。 ()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 板书设计: 13、捉迷藏 先写玩得很高兴 事情 后写爸爸不见了 发展 最后写玲玲去找爸爸 顺序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