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赞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2--1长城赞 姓名: 小组: 评级: 主备:李嘉颖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对联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从时间和空间描写长城的写作方法。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 罗哲文: 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 国文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现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2.《长城赞》“赞”是赞美的意思。本文以《长城赞》为题,直接点文章主题。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预习案】(相信自己!) 预习自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将帅吏卒 黎庶百工 巍峨 瀚海 长龙烽垛 隘口 ( ) ( )( ) ( ) ( ) 锦绣 峻岭 血汗 点缀 2.多音字组词 数 将 尽 横 奔 旋 强 垛 3. 解释词语。 黎庶: 瀚海: 点缀: 隘口: 4.形近字组词 历( ) 帅( )吏( )卒( ) 庶( )筑( ) 厉( ) 师( ) 史( ) 率( ) 遮( ) 巩( ) 峻( ) 隘( ) 缀( ) 壁( ) 绵( ) 勤( ) 俊( ) 溢( ) 啜( ) 璧( ) 锦( ) 勒( ) 【探究案】(团结起来力量大!) 探究点1.这副长联,上联和下联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城? 【训练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xiū zhù yì lì xīn qín wēi é fēnɡ bēi jùn lǐnɡ ( ) ( ) ( ) ( )( ) ( ) hàn hǎi zònɡ hénɡ fēnɡ duǒ diǎn zhuì xiónɡ ɡuān ài kǒu ( ) ( ) ( ) ( ) ( ) Jiānɡ shuài lì zú lí shù bǎi ɡōnɡ jiānɡ shān jǐn xiù ( ) ( ) ( ) qǐ fú bēn ténɡ fēi wǔ pán xuán zhuànɡ lì qí ɡuān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将帅( )( ) ( )( )百工 坚强( )( ) 聪明( )( ) 血汗( )( ) ( )峨( )碑 长龙( )( ) ( )关( )口 ( )带( )珠 江山( )( ) 起伏( )( ) 飞舞( )( ) ( )( )奇观 ( )峻岭 ( )荒原 ( )瀚海 ( )绝壁 ( ) ( )十万里 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1.《长城赞》是一副 ,一副全面赞美 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 起笔,点明长城是 。接着指出修筑长城的过程中“ ”“ ”所付出的艰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 和 及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 入笔,描绘长城的 :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 ,似 ,最后指出长城的 地位。 文本链接 玉门关联 阳关长亭联 岳飞墓对联 无边晴雪天山出 悲欢聚散一杯酒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不断风云地极来 南北东西万里程 白铁无辜铸佞臣 知识链接 长城:长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首。(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中国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近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词性相对,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基本要求。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资料提供者:马天武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