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路旁的橡树(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1 路旁的橡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平坦、灌木、延伸、楔子”等词语。 3、读懂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要赞扬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路旁的橡树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这棵橡树什么样?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写这棵橡树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谁?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等等。) 2、听老师简单介绍作者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四十多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五岁起担任一个农村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逝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改革教育,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 过渡:这样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写了《路旁的橡树》,内容是什么呢? 二、打开书,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字、词义查字典。 理解词语仅供参考。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势)。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将来的光景。 延伸:延长;伸展。 哨兵: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楔子:插在木器缝里的木片,这里指可以打进地里的木片。 责备:批评指责。 沥青: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成胶状,有天然产物,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做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通称柏油。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三、默读课文,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句子用“--”画下来。 四、小组学习,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同学间互相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五、班上交流,归纳如下: 1、因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看到了路旁那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都产生了怜爱之心,他们认为这棵橡树非同一般,应该受到保护。于是他们修改了筑路计划,既要修路,又要保住这棵可爱的橡树,因此本应该是一条笔直阔阔的大路,中间却出现了一个马蹄形。从这点可以看出工程师和筑路工人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2、坐车过往这里的人根据弯曲的路及路边的树,都能判断出筑路人为了保护这棵树而使道路弯曲,他们体会到了筑路人为树让路的一颗高尚的心。 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附:板书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