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的维吾尔》讲学稿 学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9*和田的维吾尔 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新词和生动形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积累语言,学习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地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及民族风俗,汲取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营养 2、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习准备: 同学们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及和田地区的位置,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民族饶有趣味的风俗,准备与同学交流。 课时:建议一课时,也可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同学们,第二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个专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让我们领略到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新疆的和田走走,去真正感受一下新疆的风土人情!大家不妨回顾、总结一下前三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想一想你准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来学习这一课呢? 基础达标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载歌载舞(zài zǎi) 肃然起敬(sù shù) 铺天盖地(pū pù) 激昂(áng yáng) 韵味(yùn yìn) 边缘(yuán yǘan) 扼杀(è nè) 2、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热烈激昂的( ) 寂寞而单调的( ) 随风摇曳的( ) 飞奔的( ) 爱美的( ) 密密的( ) 沙哑的( ) 妩媚的( ) 深邃的( ) 3、我知道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这些特点 4、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疑惑要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疑惑一: 疑惑二: 挑战自我:你能总结一下本单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民俗特点的吗? 二、拓展阅读 在蒙古包里做客 一个雨后天晴的夏日,我们骑马来到了大草原。大草原草浪轻涌,像是波涛万顷的茫茫大海,那雪莲花般的座座蒙古包恰似大海中的点点白帆。马儿在芳草萋萋、鲜花烂漫的草原路上行走,不知不觉来到一座蒙古包前。 蒙古包像一朵洁白的伞花,装点在碧绿的绒毡上。朱红色的包门朝东开,纳花的毡帘向上卷着,这是蒙古族人民的习惯,表示永远向着光明,随时欢迎客人光临。 主人快步跨到蒙古包门前,站在一旁,请客人进门。年长的区长东海先进,我们依次鱼贯而入。客人们单膝跪地,依次跪坐在左边地毯上。主人坐在右边。宾主坐定,互相再次问好。不但互问对方好,还问到家庭成员好,牲畜好。 过了片刻,主人端来了奶茶、酸马奶和马奶酒。从主席开始向左依次给每个人斟酒。男主人纳代听说我是特地赶到蒙古包了解蒙古族风俗的记者,满满地斟了杯奶酒,双手高举着递过来。我不会喝酒,欲推辞,他却用流利的汉语说:“我们蒙古人有句俗话:‘当别人给你敬酒献茶时,不喝你也要接过来尝一尝’。这也是我们的风俗。”无奈,我只好接了过来。宾主畅饮谈笑。 谈笑间,女主人一声轻唤,男主人暂离席间出去了。一会儿,他端着一个大托盘走进包内,盘内盛着一只热气蒸腾的整羊,恭恭敬敬地放在坐在上首的长者面前。长者用匕首割下羊耳和羊尾,切成小块,亲手捧到每位宾主面前。人们站起来,拈一小块放进口中。尝过耳尾,男主人帮着长者把整羊解开,请客人随便享用。我问翻译:“这吃肉可有什么规矩?”翻译嘴里嚼着一块肥肉,咽下去,说:“没有,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 席间笑声迭起,气氛活跃。人们兴致达到高潮时,主人叫来全家人,轮番给客人唱歌劝酒。一家大小,人人能歌会舞,边唱边跳了挤奶舞、剪毛舞、制毡舞、绣巾舞、走马舞、斗熊舞及婚礼舞。这些舞蹈逼真地再现了草原上的游牧生活。 请写一写蒙古族人有哪些民俗? 四、作业及活动设计 1、当“小导游”:为和田维吾尔编写导游词。 2、设计广告:为和田维吾尔设计一条广告语。 五、相关链接 土一样的维吾尔 来新疆的人没有一个不想看看真正意义上的维吾尔。 民间流行一种说法:真正的维吾尔在南疆,南疆的维吾尔在喀什与和田。喀什有维吾尔城市,和田有维吾尔乡村。在工业化进程加剧的今天,浑身披满塔克拉玛干大漠沙尘的和田维吾尔人给人展示的无疑是原装的“西域货”。 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是我6年前在皮山科克铁热克发现的。那个没电的夜晚,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宿舍的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涛。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叮咯,车上一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马车远去,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当时虽然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但在这样可怕的夜中竟能听到这汉子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真令我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奇进而肃然起敬。 在“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的沙尘整天飞扬的天气里生活,该是怎样的辛劳啊!内地人每天早起要轻轻扫一下地,而和田人每天要花很大工夫扫沙子。男人的花帽女人的纱巾便成了长年摘不下的“防尘装”。 和田维吾尔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口品尝,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气四溢的烤肉是从土馕坑里烤制而成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一年四季的大众食品——馕(nánɡ),无一不是从古堡似的土馕坑烧制而出的。大漠深处的维吾尔牧人还特别喜食沙土灰里烧出的“库乃其”。他们先在沙土里挖个坑,捡来一些干胡杨树枝在沙坑里燃起一堆火,待大火灭了之后,就把包肉的面饼埋在火灰中烤熟即食。吃了这种“库乃其”,据说一天不吃饭也浑身有劲。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创意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精气更足吧,这与那些爱住平房不愿住楼房的要求,道理似乎相通。 纯朴如尼雅古城土陶的和田维吾尔啊,你们如此热爱大漠,崇拜大地,眷恋沙土,莫非“天人合一”的伟大真理正出自你们之手? 花一样的维吾尔 和田维吾尔人在沙漠环境里尤为爱美。爱花从来就是他们的天性。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醉了“玫瑰香”,红了“石榴酒”。美玉、丝绸、地毯,随便哪一样都会营造出鲜花般融融的幽香与情调…… 花一样的维吾尔姑娘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她们生来就有花一样的名字——古丽。正如一首歌里所唱道的:叫古丽的女孩很多,我不知道哪个古丽是你。叫古丽的都是维吾尔姑娘,古丽总是和花朵生活在一起。 六、学习反思。 资料提供者:王玉洁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