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草案) 之一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怒吼吧,黄河》教学设计(草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文中重点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充满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了解创作《怒吼吧,黄河》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 1、从课题中的“怒”字入手,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黄河的“怒”、诗人、作曲家的“怒”、全中国人民的“怒”,最后又以“怒”字收尾:心上一个奴。正是因为心中不愿意成为亡国奴,所以才发出了怒吼! 2、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播放录像、音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黄河的怒吼”和乐曲的感染力。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渲染“怒”之氛围。 (课件出示:日军侵华图片) 师:一九三七年,日军开始了对华的全面侵略。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等。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据统计,在“南京大屠杀”中,中国死伤民众达三十万人。从此后,中华大地上到处是日军留下的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日军在我华北地区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把无数的城市和农村变成了废墟,无数的财富宝藏被洗劫一空,无数的生灵惨遭涂炭,连儿童也饱受战争之苦。据统计,日军侵华期间,我国共死伤民众达一千八百万人。一千八百万人呐,同学们!此时此刻,山在哭,水在吼!所有的情感化成一个字“怒”字! 板书:怒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黄河的怒。(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由读文,划出重点词语。 1、自由读文。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品读。 三、教师范读课文,理清文章肪落。 1、认真听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给文章分段。 四、走进文本,感受黄河的“怒吼”。 (录像播放:黄河壶口瀑布) 师生交流: 1、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用那些词语来形容黄河?(汹涌澎湃、滔天巨浪) 2、作者是怎样描写了黄河瀑布的? 3、品读,激发心中激昂之情,读出“怒”。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