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行取经》教学设计
(S版五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唐玄奘西行取经 课时 两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全文以事写人,围绕“西行取经”这一事情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讲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第二部分(2—10)讲取经的过程。第三部分(11——13)介绍西行取经的影响.本文抓住了玄奘生平中的辉煌事迹“西行取经”来命题,使人见题而知文章的写作对象及主要内容。作者从人物的 语言、动作、心理,并结合环境的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现了玄奘不畏艰险,意志坚强的动人形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难 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设计思路 先认识这课的重点生字,并且理解重点词语,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重点语句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取经的艰辛,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 2、导入: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唐玄奘? 认识“奘“的读音,以及书写。(“奘”读zàng,而不读zhàng;,“壮”与“奘”的区别) 自由发言 二、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 1、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玄奘(zhàng)缉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堡垒(lěi)朝拜(cháo) 2、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2)了解重点段层次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学生读准字音 2、测查学生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指名回答 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部分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 并试着分层 指导学生自主识字,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板书: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导:也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1)混出玉门关2)单人匹马走沙漠 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5、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a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b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用波浪线画出)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1、从学者的角度, 2、作为一个高僧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谈谈自己的感受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五、巩固练习 拓展交流 1、选择下列题目,简要复述故事a 唐玄奘西游全过程 b 玄奘单人匹马行进在沙漠中 C 玄奘回到长安 选择一个进行复述 作业设计 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式牧羊》 2)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复述这个故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 3)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百折不挠 唐玄奘西行取经 舍身求法 中国的脊梁 教学反思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