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秘诀》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课题 《“神童”的秘诀》 计划课时 2课时 《“神童”的秘诀》这篇课文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专心看书,把米饭烧糊了的故事。课文围绕“神童”的“秘诀”展开,说明陈毅学习成绩优秀,成为“神童”的“秘诀”是勤奋,还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揭示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教学 目标 1、了解陈毅小时候学习好的秘诀,学习他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读书习惯。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学习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是什么。通过具体句子学习冒号、引号。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第二课时:细读重点段,理解感悟,学习陈毅好的学习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诀。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自读自悟,读中质疑、思疑、解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故事表演,活化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读题思疑 1.这节课我们学习《“神童”的秘诀》板书课题 2.理解“神童”、“秘诀”的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齐读课题 理解词语 质疑 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2、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导把生字词读准确,并重点理解“私塾、名列前茅、劝阻“的意思。 3.指导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按自然段分别指名读,并纠正读错的地方。 (2)全班齐读。 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自由读一读。 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评议 齐读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为下步学文做好铺垫。 三、读书讨论,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神童”平时是怎么学习的?“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2、找出有关词句,在小组里谈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结合插图,相机引导理解和朗读。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划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在合作中进一步探究,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归类指导。 自学生字词 练习书写生字 生字的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解决那些疑问? 认读生字词 回顾课文内容 预设:“神童”的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称他为“神童”?……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既为下面学习作铺垫,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课文,明晰“秘诀”。 1、默读课文,思考:神童的秘诀是什么?找到了请用“——”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 2、交流:神童的秘诀是什么呢? 4、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5、齐读 过渡:陈毅小时候用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勤奋学习呢? 默读课文,圈画有关词语。 班内交流 再次质疑 带着问题齐读课文 学生自己在读中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细读重点段,理解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表现陈毅勤奋、多学多问的句子。 2、指名反馈。 3、集体评议,理解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出示句子①:他在灶台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 出示句子②: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 ①(出示插图)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幅图,想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呢?(找出来后,指名读课文)③师:陈毅这么勤奋学习,难怪毛老师这么喜欢他,当妈妈要打陈毅时,毛老师是( ),谁能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呢?你能把毛老师亲切,惊奇的语气读出来吗? ④师:刚才有很多同学读得非常认真,并且能把毛老师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配合一下,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如何?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⑤师:嗯,同学们进步真大,声音也非常响亮。老师这里有一组对话,请看: 出示课后第3题,谁来当当毛老师,谁来当当陈毅呢?我们来听听看谁读得更好。(指名读)要求注意:标点符号。提示: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师:同学们真聪明,读得入情入境,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你能从第五自然段里找出陈毅小时候的学习方法吗?请同学们轻声地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②师:陈毅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打圈圈的是( ),打半圈圈的是( ),打黑点的是(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③上课的时候,陈毅格外留心,留心什么呢? ④你觉得陈毅的这种学习方法好吗?好在什么地方呢? ⑤师:既然陈毅的学习方法这么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怎么样?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3、引导学生自读“指南针” 4、师:现在谁能来说说题目上的神童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奋。”把这句名言读一读。 5、师:同学们概括得真好,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中的学问指的是什么?多学多问指什么? 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陈毅学习勤奋的句子。 汇报句子 读句子,交流自己的理解:“一边……边……”体会陈毅的勤劳、勤奋。 体会陈毅看书的专心、投入,把饭烧糊了。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看图 展开想象,描述图的内容。 找出相关段落 班级汇报交流。 对比读、同桌读。评价。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各种形式读句子 认识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练习写句子,同桌交流。 读第五自然段 班级汇报交流 交流自己的见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预习课文的方法 读名人名言,谈理解 谈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从理解与玩味中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插图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毕竟是静止的,是受空间限制的,要达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就要启发学生想象,让插图动起来,内容丰富起来。 在学生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秘诀的真正含义。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交流收获 再次质疑 锻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拓展思维,联系实际。 1、你平时是怎样学习的呢?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打算怎样做? 交流学习方法 畅谈今后打算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预习24课。 课内向课外延伸,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23 “神童”的秘诀 勤奋 学习方法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