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发脾气的孩子》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会认字”,正确书写8个“会写字”。认识“角”字旁。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懂得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能乱发脾气。 二、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接题设疑 1.出示课题《爱发脾气的孩子》。 2.提问:看了课题之后,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3.分小组读课文,互相正字音。 4.自由快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词,然后拼读两次。 2.自主识记生字,并想想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指导学习偏旁“角”。 4.认真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学生书写。 6.评议学生的作业。 四、复习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检查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感悟 1.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把那个男孩子叫做“爱发脾气的孩子”。 2.一边读一边想:这个孩子为什么后来又不发脾气? 3.小组讨论。 4.指导读课文最后一段。 5.朗读全文,把你的疑问提出来,全班讨论。 6.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收集到词语花篮中。 五:教学反思: 1、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大发雷霆、满不在乎”两个词语,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来体会男孩的爱发脾气以及对自己发脾气的态度。 2、 在教学二三四自然段,我让学生自读、自学,找出钉钉子与发脾气的关系,又从“钉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男孩的变化。 3、 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我们不仅要教语文,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学会做人的道理。 4、 不足:在教学中读的不够多,教师讲得太多,以后要精选问题,做到精简,对于学生明白的不讲或少讲。此外,对于教案要做到及时修改、调整。 资料提供者: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