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钱塘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3)渲染、烘托和对比是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手法,请各找一个例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4)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2.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八人为一组,任选一题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描写海潮,刻画了海潮的雄奇壮观。

(2)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3)“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之称“衬托”、“映衬”,如“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是对比,突出了吴中健儿弃潮表演技艺超凡。

(4)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又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4.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难。

预设:

(1)文中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写观潮人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五、品读,读出妙处,说精彩

赏析精彩的描摹之美、清晰的层次之美和精妙的映衬之美。(见文后“资料宝藏”中“实录片断”。)

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示例:“倏尔”一词表现出水军动作神速。

六、延读,体悟情境,提素养

1.课件展示四幅画面: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学生任选一幅向大家解说。

2.学生齐读潘阆的词《酒泉子》。借助联想、想象,改写本词。

3.假如你负责海宁市申报“世界遗产”一事,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理由是什么?

4.课外搜集古代有关观潮的文献及诗文,近十年有关观潮的诗文,近十年科学家对钱塘江大潮的科研文章,分析当代人观潮的审美重点在哪里,与古人有何区别。

七、总结

走入周密的《观潮》,我们赞叹潮来之状,感叹演兵之威,惊叹弄潮之技,慨叹观潮之盛。我们不仅领略了奇伟壮丽的钱江涌潮,更欣赏到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博斗的勇敢精神。

【资料宝藏】

1.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去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本文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今日钱塘潮》有改动。

2.《观潮》赏析

浙江 (即钱塘江)之潮,奔腾冲激,声撼地轴,叹为观止者由来已久。《庄子·外物》篇讲到任公子“蹲平会稽,投竿东海”,“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指的也许就是浙江怒潮。《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始皇三十七年“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的记载。自宋以来,以浙江观潮为题材的诗文,为数不少。以笔记而言,就有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和吴自牧《梦梁录》等,其中《武林旧事》尤能绘声绘色。此书有两处写到观潮:一在第七卷,记淳熙十年 (1183)八月十八日孝宗恭请太上皇(宋高宗)、皇太后往浙江亭观潮;一在第三卷,便是这里选录的。两段文字,可以参读。

本文于叙述之外,更多的是描写,诸凡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和兵民、皇室观潮的情态状貌都逼真地再现了出来。作者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刻意渲染,因而能凭借极经济的笔墨,勾勒出现潮的热闹场面,成为一篇短小精悍的速写小品。

本文劈头两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从大处落笔,提纲挈领,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接着,补充交代“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引出典型场面,然后转入集中描写:“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由远及近,由色相而及声势,序次井然,富有生活实感。海门,一般注家都以为镇名。但海门镇在浙江临海县东南,离杭州有数百里之遥,岂观潮人视力所能及 ?《淳祜临安志》第十卷引宋姚宽《西溪丛语》所录一石碑记得很分明:“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 原来观潮所见的海门,就是鳖 (一作 “ 壹 ” )子门,在府治东北六十里,它离观潮的中心位置浙江亭(旧为樟亭驿,在今杭州候潮门外)约三十来里地,江面开阔,潮初来时远望过去,仅似一痕一线而已。既而作者以淋漓酣畅的笔触,恣意挥洒,盛夸江涛排山倒海之势。“玉城雪岭”写其色与形,“声如雷霆”、“吞天沃日”,状其声与势。它跟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中“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相比,更是惊心动魄,有如身临其境。宋杨万里《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入境小轴?浙江观潮》诗:“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上句写江涛汹涌的近景,下句记远望所见。这里用它来收束对浙江潮的描写,显得十分熨帖自然。

教阅水军,据明人黄尊素《浙江观潮赋》说,是宋室南渡后才有的。文章第二小节叙写的就是水军演习的场面。主其事者,是“京尹” 。京尹,就是京城的长官。宋室南渡,以临安 (今杭州)为“行在所” (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这是不忘旧都汴梁而以临安为行都之意),所以才有“京尹” 这么个称呼。从教阅 (训练、检阅)水军的特点出发,作者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艨艟战舰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出教阅场面之宏伟。“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卓诡变幻,见其调度之神速,操控之机灵。然后历数水军诸般武艺: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洪波上,竟从容悠闲得“如履平地” 。一经这么映衬烘托,越发显示出健儿们本领之高强,动作之娴熟。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关注水军操练之际,笔锋又转而去描写另一画面:“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刹那间,烟炮满江,象征着 “ 双方” 接火,交战方酣,怎不令人心惊魄动 !读者惊魂未定,画面陡转:“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原来,趁着硝烟弥漫的当口,诸船尽藏,不见一只,意味着樯橹灰飞烟灭,一场厮杀胜利告终。作者就是如此善于摄取水军实战演习中的特技镜头,着意渲染铺张,层次清楚,给读者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剪裁的精当和文笔的老到。

第三节,转入对吴儿弄潮的描写。“弄潮” 也是宋代时行的一项精彩表演。“吴儿” ,吴地少年,钱塘古属吴地,故称。“ 披发文身” ,写弄潮儿的外形。文身,身上刺有花纹。“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寥寥数笔,便使弄潮儿激流勇进、果敢好胜的心理态势跃然纸上。接着,又写“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传神地再现了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试想,“鲸波万仞”,浊浪排空,何其惊心!而他们却履险如夷,“腾身百变” ;不仅此也,挥舞的十幅彩旗居然“旗尾略不沾湿”,由此人们不难想见其技巧之熟练。“以此夸能”,意在挣钱 (观潮时“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而不是单纯的群众性娱乐场面。无怪乎苏轼要发出“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的感叹!与周密同时的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把弄潮儿斥为“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既然如此,周密又何以津津乐道,在《武林旧事》里不止一次地以欣赏的笔调极力渲染吴儿泅水的本领呢!细读下文,便可了然。

最后两小节,特写观众辏集的盛况。先写豪民贵宦车水马龙,僦赁看幕,再写宫中观潮,临了兼及都民。这里描写的中心则是皇室贵近在“天开图画”台上观潮。十里江岸,“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统统不过是“黄伞雉扇”的铺垫陪衬。在都城细民眼里,“天开图画”台,“真若萧台蓬岛”,仿佛是现实生活中的神仙世界。所有这一切,在周密心目中都是大平盛世的象征,是令人向往的。今天看来,这种景象恰恰反映了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生活的一个侧影。

周密生当宋元易代之际,《武林旧事》又成书于宋亡之后。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清人鲍廷博说:“《自序》一篇,声情绵邈,凄然有故国旧君之思,不仅流连今昔而已。” (《〈武林旧事〉跋》)其实,周密这种思想情绪渗透全书,《观潮》一丈自然也有表露。对此,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遭际来考察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也无需去求全责备。

3.《观潮》美点寻踪

周密是南宋词人,其词格律严谨,与文英 (梦窗)并称“二窗” (周密号草窗),且能诗善文,著述颇丰。《观潮》是他的一篇精彩灵动的美文。文中的美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清晰的层次之美

全文三百来字,共有四个段落,可分为两个清晰的层次。第一层为前三段,描绘江中壮美之景;第二层为第四段,记述江边盛况。江中壮美之景分为三个典型场景: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三个场景既各自独立、各具特色,又相互连贯、相互映衬,组成了一曲层次分明、气势磅礴的钱塘大潮交响曲。

文章的层次之美不仅表现在整体构架的思路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局部的描述层次上。以 “水军演习”一段为例:先写教阅场面宏大——继而写指挥调度灵活,后写江面上战火密布,最后写战争胜利,活现出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水军的赫赫声势。

(2)精彩的描摹之美

全文以描写为主,作者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大师,极善抓拍典型场景和特写镜头。作者笔下的浙江怒涛:登城越岭,浪涛排空,如玉似雪,如雷似霆。水军云集的场景:巨舰数百,分列布阵,旌旗刀枪,森严壁垒。江面激战场面:黄烟弥漫,炮声隆隆,声如崩山,势如破竹。吴儿弄潮则突出其踩波踏浪的姿势:“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其勇猛之态,阳刚之气,技艺之精,令人拍案称奇。写江边观潮的壮观场面则用简笔勾勒:“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席地不容闲”,观潮的热烈火爆场面,一览无余。文中无论是江中奇景还是江岸盛况,均描摹得气势恢宏,酣畅淋漓。

(3)精妙的映衬之美

作者于多处运用映衬手法表现江潮的壮丽雄伟、水军的骁勇善战和吴儿的刚健勇猛。第二段中,描写交战场面“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接着笔峰陡转,“烟消波静”“一舸无迹”,以倏然而至的静态反衬先前攻势的猛烈,蕴含着对水军行进速度之快、变化之奇的高强本领的赞誉之情。最后一段写江岸上人山人海,车马塞途,水泄不通,席地难闲,与江中的奇景互相映衬,更展示了观潮的无穷魅力,将一幅宋代历史风情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上三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影像资料可查阅2001年9月5日中央电视台观潮实况转播光盘

5.实录片断

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描摹之美、清晰的层次之美。

师:大家开动脑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生:全文共4段,依次为浪潮美;潮练美;弄潮美;人潮美。

师:具体“美”在何处,哪一位同学说说。

分4小组各讨论一“美”。

生:我代表第四小组说说第一段的“浪潮美”。作者描述浪潮时,用“仅如银线”、“玉城雪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浪潮的色彩、形状,用“声如雷霆”写其声,用“吞天沃日”写其气势。短短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我最喜欢“吞天沃日”这一句,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海潮高涨时的那种无畏的英雄气概。(有感情地读第一段)(众生鼓掌)

生:我代表第三组说说第二段“潮练美”。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驰,忽而腾越,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舞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见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地裂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师:说出了“潮练”波澜壮阔的景象。

生:我做点补充。“如履平地”通过比喻,写出军队高超的本领。我曾经坐小船过江,风浪 一大,心惊胆颤,试想一想,在工“吞天沃日”的浪尖上,士兵们能如此熟练骑马、舞旗、举枪、舞刀,令人拍案叫绝!

师:说得多好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到“练潮者“的智慧和勇敢。

生:我代表第一组,我对第三感兴趣。军队训练受到纪律的约束,他们的技术是逼出来的,而吴地的弄潮儿全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凭着自己的勇敢和坚强,练就“旗尾略不沾湿”的高超本领,更能显示吴地百姓敢与怒潮争雄的气概。弄潮美,美就美在吴地百姓的精神上!

师:说得太好了,对弄潮的感悟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且悟出了人性美,有位哲学家说:什么是风景?风景是人,是人的精神。

生:我代表第二组,我要说的还是第三段。我们认为,描述弄潮之美的句子连以逗号,一气如注,“披”、“持”、“鼓”、“迎”、“出没”、“月头”、“腾身”动作连贯而下,令人视听不暇应接。“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勇猛,“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这是对弄潮儿高超本领的很高评价。

生:我代表第二组说说最后一段“人潮美”。重点探讨“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这一句的意思是食物百货的价钱都比平时加倍的高,为什么呢?一是因为观潮的人空前增多,二是为了更早地来到目的地,他们在家没有准备吃的,用的,有的根本就没有吃,到目的地后就记起来了,于是就匆匆卖起东西来,导致物价上涨。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人潮美。

(生笑)

师:很有想象力。

生:我对“人潮美”作点补充。作者点出“十余里”,以路途之长显出观潮的盛况。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行文至此,作者意犹未尽,以“饮食百物”、“看棚”之景侧面烘托。作者泼墨在食店看棚上,用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而是以此衬托江潮之美,否则,怎能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出现如此景况呢?这实在是“粉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笔墨。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资料,既开拓大家的视野,又激发大家的灵感。活学活用,太好了。可见语文学习具有广阔的开放性。对资料的运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师:感谢周密,感谢同学们,为我们再现了13世纪时的观潮盛况。齐读一遍课文,注意感情投入。

资料提供者: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