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

提要:

学习内容:理解诗意,体会哲理。

学习目标:

1、通过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大致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看峰与别处看峰之不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站得高,能看得远。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登飞来峰》,鼓励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

学习重点:

同目标1、2

学习难点:

同目标2

课前准备:

老师:课件、筛选整理与《登飞来峰》相关的名句

学生:每人备好一本字典或词典。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俗语故事导入: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做了对不起宰相的事,后来她给宰相赔礼道歉时,说了这么两句话:(师说前,生对后)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你们知道这个宰相是谁吗?他就是王安石。

二、了解作者,解课题:

1、指名读资料(课件):王安石,我国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2、 板书题目,解课题:

飞来峰,也叫飞来山,位于杭州西湖边上的灵隐寺附近。传说此山是从琅琊临海的地方飞来的,故名飞来峰,山上有应天塔。

此诗是作者30岁路过杭州登塔时写下的。

三、出示全诗,自主学习:

1、出示全诗(课件),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全诗:

(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寻、闻、畏、缘;

(2)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交流解疑:

(1)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闻:听。

畏:担心。

缘:因为、由于。

(2)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四、师引导读诗,点拨讲解:

1、第一、二句诗写的是景,用看到的和听来的景共同衬托出诗人站的角度——高。第三、四句诗写的是情,是作者登飞来峰感受到的。(课件)

2、诗人为什么不怕浮云遮住自己的视线呢?试用“因为……所以”回答。(因为他站得高,角度高,所以看得远)你能用诗句来回答吗?(练读三、四句诗)

3、读诗的后两句,你能体会到诗人有什么样的志向吗?(配合讲作者的写作背景: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4、师生对读,学生齐读,读出飞来峰的高,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

五、拓展延伸: 和雄心壮志

过渡: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登高或登临名山时都曾留下过千古传诵的诗句,我们来了解一下。

1、出示名句(课件),指名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 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 甫《望 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师略讲句意,重点引导学生明白:诗人站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见板书)

3、齐读三对名句,思考:

(1)苏轼、杜甫、王安石在写这些诗句的时候,谁站的角度更高些?

(2)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烦恼和疑惑吗?举例说说。

(3)我们怎样做才能摆脱这些苦恼和疑惑,像王安石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呢?

六、总结:同学们,人生就像登山,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换个角度,提升思想和修养高度,才能像王安石那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检测:

1、背诵《登飞来峰》和另外两对名句。

2、填空: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向我们揭示出一条人生哲理: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 , 。”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板书设计:附下页

板书设计:

资料提供者: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