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妈妈的诗》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会写“给、母、节、送、首、争、先、句”8个字。会认“献、诗、准、备、礼、物、猪”7个字。认识3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教学重点:

   1. 会写“给、母、节、送、首、争、先、句”8个字。会认“献、诗、准、备、礼、物、猪”7个字。认识3个偏旁。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妈妈)小朋友们,你喜欢你的妈妈吗?你能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妈妈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叫做《献给妈妈的诗》。

     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己读课文,在生字下做记号,并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正确。

  三.通过“鸡毛信”游戏,巩固生字认读。

   1.小邮差给每一组送去一封“鸡毛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认读生字词,都读对的小组完成任务。

   2.小组间互相检查完成任务情况,为优秀小组插上红旗。

  四.指导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母亲节是哪一天?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创设情景,老师问:“小朋友,献给妈妈的诗写好了吗?”“在学生的回答中理解“争先恐后”的意思,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首”。

   2、指名生分析“首”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首”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 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 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自己读第4自然段,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指名读,相机指导体会“大声读”、“最有感情读”、自豪地说。

   2、读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疑问?学生再反复讨论,想象平时小兔子、小老鼠、小狮子的妈妈会怎样对自己的孩子?从中感受到,因为有了妈妈的关爱,小动物们的心里才充满了爱。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妈妈就是最勇敢、最强大、最温柔、最美丽的人。

   3、是呀,说起自己的妈妈,大家多么自豪。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假如请你说一句赞美自己妈妈的话,你准备说什么?(播放音乐,渲染亲情氛围,大家静静想一想。)在此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结合课文内容,在此强调自豪、大声、有感情等课文中的情景。

   4、教师已经完全融入到孩子们赞美妈妈的情景中,由衷地发出了感叹:(范读文中最后一节。)小动物的老师也会这样说——引读最后一节。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好妈妈!

   5、朗读全文。

  三、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以后的生字,相机组词。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本课要学会的字。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14、献给妈妈的诗

              小兔子  我的妈妈最勇敢

              小狮子  我的妈妈最温柔

              小黑猪  我的妈妈最美丽

              小老鼠  我的妈妈最强大

资料提供者: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