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8* 书本里的蚂蚁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 元:儿童生活 板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重难点分析: l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教师仍然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 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课文。 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全班同学交流。 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 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 (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 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二)问题预设:课件出示 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 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 教师总结:“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 六、拓展阅读。课件出示 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 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本着不过多地强迫学生读课文,也不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让学生自主愉快地读书、思考。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仍然成为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词,一改以往刻板地学习生字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略读课文形略而神不略,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能省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也便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的总结既对学生的发言做了概括,也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深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让他们带着一份神奇走进其他童话。 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