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远 近 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