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 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 2.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自从我区开展语文拓展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记诵得怎样?敢不敢挑战? 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七言绝句。 师:发现没有,刚才你们背的诗有些共同特点,整首诗一共有四句(板书:绝句)每句有七个字(板书:七言),我们背诵都是七言绝句,而且七言绝句还有个基本特点:第1、2、4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如:《咏柳》的“高、绦、刀”)。 师: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讲一个故事,题目是《老头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再近距离地去了解清代才子纪晓岚。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 师:第一个字读什么? 生:纪(四声)。 师:表示姓氏时读三声。 师强调 “晓”字写法。 师:纪晓岚是什么人?通过预习课文,你能了解多少? 生:纪晓岚是文学家。 生:他能诗能文,很机智。 师:不错,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对纪晓岚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谁读读资料? 生: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 师:纪晓岚四岁被称作神童,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思?待会就来探讨。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词,点名学生读。相机解释“篙、橹”。 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也相似。 生:“光芒”的“芒”和“白茫茫”的“茫” 师:怎样区分它们? 生: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读“máng ”。 师:“光芒”的“芒”,本意指芒草,后来用来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阳的光芒。而“茫”下面多了三点水,说明与水有点关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边,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雾,茫茫雪原。课文中是白茫茫的—— 生:白茫茫的芦花。 师:就是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色的芦花。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包含了两个多音字。大家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师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生:大家一起读读这个长句子。 师:读正确了字音,读通了句子,下面再来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真了不起,课题就是文眼,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千万不能放过题目。结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生:纪晓岚在一个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块散步,写了一首诗,结果,皇帝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 师:真不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那纪晓岚到底写了一首什么诗呢?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生读诗。 师:读得流利。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唱这首诗的? 生在文章中找。 师:有的同学很聪明,问题出来后,知道赶快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 生读:“乾隆皇帝觉得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回头看一眼能诗能文的纪晓岚,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故意为难纪晓岚,要他在28个字中,必须用上10个‘一’字。” 师:皇帝要他作诗,有什么要求? 生: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你好像掉了一个词哟! 生:要他现场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当场“什么意思? 生:立即、马上、现在。 师:是呀,掉不得的。 生:还要他必须在28个字中用上10个“一”字。 师:很明显,这是皇帝在为难纪晓岚。面对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办? 生:怕、担心…… 师:是呀,要知道作不出来,轻则惹人耻笑,还说你是才子呢!重则丢职罢官。难啦!可纪晓岚感觉难啦? 生:不难,我从“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悠然的吟唱”这句看出来。 师: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纪晓岚感觉不难的? 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点不紧张。 师:除从“悠然”之外,还从哪些词体会到? 生:“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因为一般人思考问题会花一些时间,可纪晓岚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吟出了诗。 生:我从“吟唱”体会到,因为普通人在作诗时,一般比较困难,而他却是“悠然吟唱”。 师:那你也像纪晓岚这样悠悠然吟唱一下吗? 生读诗。 师:了不得,背下来了,真是小纪晓岚。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从“望着”看出,一般人想问题都是在低头冥思苦想,而他却到处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诗的内容。看到渔船,他成竹在胸。 生读。 师:那皇帝觉得纪晓岚这首诗吟得怎样?自由读读4、5自然段。看看皇帝怎样评价。 生读 生: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皇帝还有什么评价? 生读:“乾隆皇帝轻吟一遍,觉得这首诗用字绝妙,诗中不但嵌入了10个‘一’字,而且还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 师:哦,皇帝认为他这首诗用字绝妙。那这首诗“绝”在哪?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给纪晓岚的作诗要求是什么? 生:必须是七言绝句,必须用上10个“一”。 师:那纪晓岚的诗达到这个要求没有? 生:达到了。 师:皇帝认为他的诗在于符合要求。(师板书:合要求) 师:这首诗除了“合要求”之外,还绝在哪?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中有写到吗? 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 师:好,大家默读文章1、2自然段,结合古诗,读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脑海中产生哪些画面? 生默读,用笔勾画。 师: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不久……”这里讲了老人钓起鱼之后的心情,感觉到老渔翁非常快乐。(板书:钓者乐) 师:为什这样快乐? 生:因为它钓起一条金色大鲤鱼。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这一句,说说,这句跟古诗中的哪句内容相符? 生: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师:那这些“拍”“呼”“笑”都是对老渔翁哪个方面的外表描写? 生: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段中找找,还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乐。 生:拉…… 好,认真读读这句话,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给你什么感受? 生读。 师:你脑海中有着怎样的画面? 生:高兴,很富有诗意。 生:一幅祥和的画面,老人钓技高超。 师:好,让我们读读前一句话,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师范读“他静静……”你感觉这幅画面怎样? 生:老渔翁很有经验,有耐心。 生:很专心,很想钓到鱼。 师:作者在写老渔翁钓鱼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反过来再看看刚才一句。随着水响鱼跃、鸟飞花扬,定格的画面动了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在描写时做到了—— 生:动静结合。 师:这种描写,使得秋江独钓图显得格外生气。 师:看看古诗,也有“动静结合”的写法吗? 生:“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师:是呀,难怪皇帝认为他的诗用字绝妙,第一自然段给你什么感觉?脑海中出现哪些景物? 生:黄昏时,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芦花、归巢的水鸭、古庙钟声、沉静的大地。 师: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 生:落日…… 师:看谁能很快完成练习。 课件: ( )的落日 ( )的光芒 ( )的芦花 ( )的水鸭 ( )的大地 师描述画面:如血的夕阳…… 师:从这些景物,这些词语,你感到这幅画面怎样? 生:很美。 师板书:秋江美。 师:谁读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看眼前能否出现这些景物? 师:老师数了一下,1、2自然段有201个字,而纪晓岚的诗却只有28个字,两个数字一对比,有什么感觉? 生:用字精妙。 师:是呀,字字珠玑。难怪皇帝会这样评价—— 生读: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读完皇帝说的话,发现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生:连用4个“好”字,四个感叹号! 师:“好”在哪?指着板书:合要求……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好在哪?如果老师在现场,会这样写诗: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条鲤鱼一上钩。 生不禁“啊!” 师:为什么有这种表情?难道老师的诗不符合皇帝的要求? 生:符合。 师:那老师的诗为什么不好?纪晓岚的诗又好在哪? 生:老师的诗读起来只有一条鱼上钩,而纪晓岚的诗给人感觉渔翁钓了很多鱼。 生:从“江”和“秋”,还可以看到老人钓鱼的时间和地点。 生:从“一人独占”可以看出老人独享这江秋景。 师:难道只有老人在独享?乾隆皇帝呢?纪晓岚呢?大臣们呢?为什么说老渔翁“一人独占一江秋”? 生:老人眼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一江秋,完全沉浸在独钓的快乐之中了。 师:是呀:天地之大,唯我独存这满江的秋色唯我独享! 师:真的只有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吗?你认为还有谁也在享受? 生:我觉得皇帝也在享受,纪晓岚也在享受。 师:是呀,如果这一江秋景不入皇帝的眼,不入皇帝的心,他不会要纪晓岚吟诗。你现在就是皇帝,你怎么来吟这首诗? 生感情读。 师:如果这情这景不入纪晓岚的心,他也不会快速吟唱出《秋江独钓图》。现在你就是纪晓岚,你也来感受这满江秋色。 生有感情读诗。 师:这情这景还会入谁的心呢?让它走进我们的心,自己好好读读。 生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意境,再读,还可以读出更多。难怪皇帝会这样赞叹—— 生再读皇帝的话: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乾隆皇帝连用四个“好”,赞叹的仅仅是这首诗好吗? 生:不是,还赞扬纪晓岚是个机智的人。 师:不愧是才思敏捷的大学者。板书:才子智 生:在赞美诗同时,还赞扬了秋江独钓景的美。 师:纪晓岚在皇帝为难他的情况下,吟出了这样绝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悠然吟唱: 生读诗 师:这篇课文由景入手、从景写人、以事写人,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镇定从容、自信机智、才思敏捷的纪晓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哪里?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纪晓岚之所以有过人的智慧,是与他从小就勤奋读书又能勤于思考分不开的。他从四岁起开始读书。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说:“自是时始,无一日离笔砚。” 生读 师:就是因为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才成就了才子纪晓岚,做才子不难呀,难在坚持,相信大家以后只有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你也会成为第二个纪晓岚。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后再收集一些关于纪晓岚或者其他人机智应对的故事,下周一起开一个故事会。 下课!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