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期1单元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1 看海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照耀”和“前赴后继”造句。

2.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描写顺序。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作者在山上看海的景象。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3 4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描写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了解作者的观察和描写顺序。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板书“大海”,问:看到这两个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欣赏大海美景。

3.引出课题。

二、围绕课题,引导质疑

1.学生齐读课题。

2、强调题目中“看”字,再读课题。

3.围绕“看”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学生反馈,教师梳理归纳。

三、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画出点明看海时间或是地点的语句。

3.用——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象。

四、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2.读课文最后一题的词语,重点理解“照耀”和“前赴后继”,并造句。

3.读了全文,你们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4.找出相应顺序段落。

5.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呢?

五、抓动词品读,感受海潮的柔美

1.导读:作者说“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尤其是看上潮时的海。”为什么说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呢?让我们现在就和作者一起登上海边的山,去看海。

2.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作者从山上望下去,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引导学生相关语句。

5.学生再自由读这些语句,圈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动词。

6.结合图片,感受“叠”“拥”“盖”所描绘的景象。

7.再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8.小结这几个动词用的巧妙之处。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可以背诵第二自然段。

2.书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1 看海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了解从海滩上看海的特点,感受海潮的壮美。

2.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3 1 2

教学重点    了解从海滩上看海的特点,感受海潮的壮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感情朗读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

2. 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整体感受海潮的壮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到五自然段。

2.指名说感受。

3.学生再自由读,画出让自己感受到海潮壮美的语句。

(1)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语句。

(2)旁批自己读后的感受。

(3)和同学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4)动笔画一画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4.集体反馈,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感受海潮的壮观、美丽、有趣。

三、总结,感情朗读

1.师导:在不同的地方观看海潮,海潮呈现出的景象不同,在不同的时间观看海潮,海呈现出的景象也不同。这就是海潮千变万化的美,难怪作者要说——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学生一起读这段话。

3.理解“遐想”。

4.拓展思维:假如你看到这样的潮水,你会想些什么呢?

5.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看潮的人却永远不觉得单调无味”?

6.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四、课堂小结

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本文作者观察细致,按照方位的顺序把他所看到的大海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老师希望你们也能用心观察,走进生活,写写你看到的美丽景象。

五、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

                      1  看海

         山上    柔美

愉快                                不觉得单调无味(热爱、赞美)

         沙滩    壮观   美丽   有趣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2 古诗两首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习《江畔独步寻花》,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感情朗诵法、背诵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 以学过的杜甫古诗导入新课。 

2. 揭示课题。 

二、读通古诗,了解杜甫

1.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3.检查通读古诗的情况。

4.指导读出古诗的音律美。

5.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杜甫的资料。

三、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1. 学生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 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质疑问难。 

3. 全班交流,解疑汇报。 

四、 合作探讨,感悟诗情 

1. 自由组合小组,探讨:古诗描绘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采取喜欢的方式汇报。 

可找诗句回答,可画画,可配乐解说。 

五、 朗读升华,体味诗韵 

1. 把自己对诗歌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 背诵古诗。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2 古诗两首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学习《书湖阴先生壁》,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在诗中的喜悦之情。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感情朗诵法、背诵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江畔独步寻花》。

2.复习《题西林壁》引入新课。 

   3.了解王安石及他与湖阴先生的关系。 

二、自主合作,读懂古诗。

1.小组按合作要求学习:

(1)认读生字,读通古诗。

(2)结合注释和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古诗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4.检查通读古诗的情况。

5.指导读出古诗的音律美。

6.交流古诗的意思。(由词到句)

7.教师小结。

三、 品读,美读全诗。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词圈出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2.集体反馈。重点围绕“”净“护”“绕”字体会。

3.指导学生美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3 三峡之秋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三峡浓郁的秋天气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3 4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三峡浓郁的秋天气息。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感情朗读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趣引入,说三峡

1.教师板书三峡,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介绍三峡。

2.教师小结,播放歌曲《三峡情》

3.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物的?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3.理清条理。

(1)指名找反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物的?(时间)

(2)学生浏览课文,勾画出表示时间的词。

(3)学生汇报。(早晨、中午、下午、夜)

4.师:描写这些时间的景色是哪些自然段呢?(2--6)

5.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三峡秋天的气息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什么的描述来写三峡之秋的成熟气息的?

2.指名反馈。(橘树和柚树)

3.引导学生画出具体描写橘树和柚树的语句,用旁批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读一读。

4.交流学生所勾画的语句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2 课题 3 三峡之秋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的景色特点,感受三峡的壮美。

2.总结全文,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2 3

教学重点     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的景色特点,感受三峡的壮美。

教学难点     了解三峡之秋一天中的景色特点,感受三峡的壮美。探究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导入。

二、旁批自读,感受美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想一想三峡秋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特点。

(2)勾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仿照第一段的旁批,写出体会。

(3)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勾画的语句。

三、集体交流,口味美

1.出示体现三峡不同时间景色特点的图片,指名反馈:老师这里有四幅画,你能指出这四幅画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三峡吗?

2.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三峡不同时间段景色的特点。

早晨:明丽          中午:热烈

下午:朦胧           晚上:静谧

3.你认为哪个时段的景色最美,找出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交流。

4.集体反馈。

四、总结全文,升华美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2.从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用自己的话赞美三峡。

4.体会本文的表达式方法

(1)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表达。

(2)通过景物,展示其不同特点。

(3)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三峡的资料,了解今天三峡的美。

板书

3  三峡之秋

早晨      中午       下午       晚上

明丽      热烈        朦胧       静谧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课题 4 *游漓江 第   课时 课型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2.以读为主,品读优秀句段,感悟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3.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背一下来。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4 1

2 3

4

教学重点   从课文的描写中,想象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描写中,领会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

教    具

实验准备 教   学

方   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就让我们一齐随着作者去游一游漓江吧!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描写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漓江两岸山峰的独特与神奇。读后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描写顺序,对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问难。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描写的顺序。 

3. 提出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试着释疑。学生不能解决的,放在后面重点讨论部分解决。 

四、重点讨论 

1. 课文写游漓江,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景物?重点描写了什么? 

2. 漓江两岸的山峰有什么独特与神奇之处?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教师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做一些必要的指点,比如:描写漓江的水、漓江两岸的山的特点的几个句子。如果把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加以强调,就可以突出山水的特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品味文章的神韵。 

六、拓展延伸 

1. 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你喜欢的词句在书上画出来,并摘抄下来。 

2. 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了解桂林的山水为什么会如此神奇。 

七、教师小结 

八、作业

1.积累本课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4*    游漓江

      山

         独特     神奇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3 课题 积累与运用(一)第  1 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的 1.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2.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1 2

教学重点 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教学难点 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感情朗读法、背诵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学习温故知新

   1.组织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句中景物画面。

   2.指名反馈: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再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基本点句子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4.让学生从本单元课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句的修辞手法的句子读一读。

   5.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所描绘的事物更加的生动、具体、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习作中灵活地运用。

   二、学习语海拾贝

   1.学生自由式读古诗名句,要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得有节奏。

   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诗句的意思。

   3.师:理解了这些句子的意思,你们发现它们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4.拓展: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吗?

   5.再读诗句,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熟读成诵。

  三、互动平台

  1.学生自由浏览课本中的师生对话。

  2.分角色读师生对话。

  3.师:从这组对话中,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4.引导学生列举课文中的例子,说明这样写景的好处。

  5.教师小结。

   四、自主学习园地

   1.激情导入,介绍拉萨。

   2.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生自读短文,边读边想,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2)指名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的?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4)交流汇报。

   3.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1.摘抄并背诵“语海拾贝”中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拉萨的天空》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3 课题 积累与运用(一)第  2 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的 1.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式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主主动参加实践活动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3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式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    具

实验准备 班班通 教   学

方   法 合作学习法、练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组织

   1.以自愿的原则分小组,并进行分工。

   2.任务布置。

   (1)搜集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各小组要有一个重点。

   (2)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并组织解说词。

   (3)选好解说员,进行解说训练。

二、指导组织解说词

1.解说时,要注意语言的亲切性、口语性。

2.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让解说更生动。

3.组织景物资料要抓住特点,介绍要有一定的顺序。

三、举办“世界风光展”

1.小组间交流。

2.集体交流。

3.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解说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继续搜集世界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小组成员一起出一期“世界风光展”手抄报。

教学后记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时 3 课题 积累与运用(一)第  3 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写好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2.能把写景方法在习作中巧妙运用。

3.培养自主修习,及相互修改习作的能力。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1

2 3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好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教学难点    能把写景方法在习作中巧妙运用。培养自主修习,及相互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    具

实验准备 教   学

方   法    谈话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导:通过“世界风光展”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不少中外的名胜古迹,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它们各有特色,吸引着许多的游客。你们也当过游客,你们去过哪里呢?

2.学生说一说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

3.你最喜欢哪一处呢?

4.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处景物。

5.区别景物与风景名胜。

二、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题目。

2.题目反馈习作要求。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2)突出景物的特点。

(3)借鉴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4)仔细读,并修改习作。

三、创作,教师巡视。

四、评议,修改习作。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家长听,请他们提出建议,并修改。

教学后记

 
资料提供者:周丽萍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