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学案设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手机版 | ||||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学习过程: 一、初学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A.教师示范读,把语句读通顺(配乐朗读) B.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借助注释理解词句。 A、能够知道句子意思的有: B、不理解的句子是: C、我要这样弄懂这些句子的意思,这些句子的意思是: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二、细读品味 1、伯牙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而钟子期只是一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伯牙和子期是什关系? 2、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是这种关系? 2、组织交流: A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善弹的伯牙一定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B、我也能体会伯牙的心声: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会怎么赞叹? 当伯牙志在明月里,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 。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 ! 四、拓展延伸 链接: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知音? 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 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 所以他一个人来到山涧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 ⑵伯牙苦苦寻觅的知音找到了,此时他的心情如何?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他最想对子期说什么? ⑶短暂的相遇让两人成为知音。之后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两人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再相见。伯牙日夜期盼、苦苦等待,好不容易等到了见面的日子,却传来子期已经去世的消息。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⑷此时,你能想象伯牙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当场,你会对伯牙说些什么呢? ⑸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子期死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时候的伯牙绝的仅仅只是弦吗?断绝琴弦的时候,他还断绝了什么?你还想对说些什么? 五、作业: 背诵课文。 资料提供者:毛世斌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