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一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手机版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护和正确思想的引导,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许多优秀班主任有过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办法。但笔者在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中,体会最深的是:以人为本,付出师爱。正如歌德所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留守学生的转变,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所以,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想法开启他们心灵的天窗,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案例文档】

    我教过一个学生叫马灿,可谓是一个“双生牌”了,既是“后进生”又是“留守生。”他平时上课调皮捣蛋,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向我告状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几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可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虽然口头上答应,可依然不改,毫无长进,真是“不可雕的朽木”。有时我真想放弃,拉到吧,但又感觉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儿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他无进步,或许我方法不对,没有让他真正认识到本身的错误。

    为此我改变工作方法,深入到他家找他谈话。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成为后进生根本的原因,原来他是一个留守单亲儿童。他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平时只有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比较辛苦。有一年暑假,他妈妈回来看他,可就在他们母子团聚的时刻,爸爸正好回来,妈妈还被爸爸毒打了一顿。从此,他的妈妈再也没有回来过了,他很想念妈妈。由于奶奶年岁己高,爸爸又从不管家,家庭经济困难,有时他要买本子都没办法。由于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变成了自暴自弃的孩子,不想学习。

    我了解到这些后,陷入了深思。心想:关键的问题是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是无法改变他的求学之路的。于是我给予他父母般的关爱,给他买来学习用具,还送他一些好吃的东西。有一次下雨天我用摩托车亲自送他回家,生病感冒了送他到医生处看病......通过几次情感的碰撞,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您真好!我要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报答您。”我听后真高兴,说:“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想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吗?”他充满期待地答道:“当然想,做梦都想。”我因势利导说:“那你觉得怎样做才会受人欢迎呢?”他随即向我表态:“我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儿进步时,我就及时表扬他,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受老师的爱。他也逐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同学进行了谈话:“为了班集体,要关心她、爱护她 ,要耐心地帮助他,他的进步就是你的进步。”在同桌的帮助和他自身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进步了。期末检测时,他的语文得80分,数学得85分。看到成绩,他学习更努力了,也更遵守纪律了,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通过师爱我点燃了这位同学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特别使他感受了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案例分析】

    对马灿同学转化的过程,我做了以下几点 :

    1、我与他真诚相处,关心爱护他,尊重并信任他。

    2、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培养他的自信心。

    3、善于发现“闪光点”,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用他身上 的“闪光点”弥补学习上的不足,从而让他感受进步的喜悦进而对   自己充满自信。    4、号召全班同学关心和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和谐的班集体。    5、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艺术,实现教育创新,对于马灿同学转化我采用体贴关心法。

【案例启示】

 一、无私奉献、以人为本。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马灿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亲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自己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了解学生、赏识学生。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往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自己教学生涯越长,越能了解学生,越有资格给学生下结论。实际上,时间的累积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了解的加深:其一,教师的工作往往只能探测到学生某一阶段或某一领域的能力,并不是全方位的;其二,基于各种因素,学生往往会约束自己,伪装自己,教师所看到的并不见得是学生真实的状态。其实“差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只是某一方面落后或是潜力没有发挥。昔日受人冷眼的瓦特、被人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不都成了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这还不足以给教师们以警醒吗?了解学生的途径除了学习,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去认识学生,去亲近学生;除了本人,还可以向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做多方面的了解,争取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和协作。多种途径并行方能全方位深入了解我们的学生。

三、以生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特殊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因此,我让马灿同学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结对子,使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关爱。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帮助、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有情感化在对马灿同学转化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自尊、树立自信。

   教师们面对的差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所以他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弥补,只能给予他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他的自尊自信。每个人潜力的大小,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于自我评价的高低。而这个自我评价的水平,是受他人长期暗示的结果!最容易给予这种暗示的人,就是学生眼里最具权威最值得信赖的人,往往正是他们的父母或者老师。在他们心里,老师所否定的,往往不是一件事,而很可能是一种能力,一种希望,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份肯定,一份鼓励,一份成功的希望。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留守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使他们能安心学习,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资料提供者:刘蓉蓉
相关链接:教师随笔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