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麻栗镇楼梯寨小学 王红 一 、 何为“口语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在口语交际中与人为善,多些尊重﹑关爱﹑体凉﹑同情,古人说:“失意人面前莫提得意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口语表达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要让话语为对方所理解,还应让对方所接受﹑满足其心理要求。话语要对方所接受,要求我们在表达时充分考虑对方的处境﹑心情﹑心理﹑性格等因素,分析自己话语给对方可能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愉悦还是悲伤,是排斥还是接受,再来选择合适的言语形式,从而使交际获得成功。 二、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前几天,我对我班五年级学生作了口语测试,我拟订了三个说话主题:一是“假如你迷路了,你如何向警察叔叔问路?”二是“如果你的同学花花生病了,老师让你打电话把这件是告诉花花的父母,你该怎样讲?”三是“你的班主任王老师到你家家访,你该如何接待?”有两位学生上台去什么也不会说,有五名上台去只随便说几句就无法往下说,说话不连贯完整、词不达意的学生比比皆是,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人大失所望。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三、怎样上好高年级口语交际课?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也有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他们不愿意说话,即使你三番五次的启发,他们说起话来也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逻辑性差,对此我感到很苦恼。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将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着想。也就是培养他们爱说话、会说话的能力。我常才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口语教学。 1、用喜欢的词“说”句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在说话过程中还有很多语病,如意思表达不够准确,语句逻辑性不够强等,因此,我注意在识字、组词基础上,加强谴词造句的训练。 每学一篇新课文后,我都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句子。然后,让学生评出这些句子是否正确。如:学了“一如既往”一词,有个学生造出这样的句子,当我取得了成绩时,老师是那么喜欢我,当我犯了错误时,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我。老师,我真想喊您一声妈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显然是既贴切又富有.真情实感的句子,实在难得。 2、上好口语交际课 中高年级每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课,我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进行。交流的同时大家互相修改、补充,觉得很完善了再写下来。如: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介绍一种家用电器或农机、农具。首先,我引导学生说出哪些是家用电器,哪些是农机,哪些是农具,学生畅所欲言,我听后纠正一些错误。 然后,让学生齐读两篇练习要求,明白从外形、功能、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先让学生分小组交流介绍,再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介绍。说得不对的地方同学相互纠正。最后,教师对每位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3、逼真情景的创设——口语交际最有效的手段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说话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只有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激发他们感受情境。“说”才会有所依据,才会成为一项自主地解放心灵知音的活动。那么,应采取怎样的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进入“说”的角色呢? 教师必须引导他们生生互动,让他们在较大范围的人际关系中平等、自主、充分地进行交流,追求口语交际的艺术和实用价值,进而更高层次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我经常创设这样的情境让他们真正动起来。 每个月底最后一节课是我们班调换座位的时间,我都是让他们自愿结合,但有一个要求,必须男女搭配,“师生”搭配——16个“小老师”必须各带一个“学生”这里带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才能找到自己的如意伙伴。先给他们十分钟的时间联系,十分钟后,“师生”来到讲台前,说出他们希望成为同桌的理由。每一对都能说出他们的理由,整个活动井然有序。 这种做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诚恳的态度,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无意间提高了其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我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练就一副好的口才,使他们终身受益。现在我班每个同学不仅口才棒,而且社交能力很强,在学校各种比赛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资料提供者:王红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