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

● 通过分析眼睛观察远近物体的比较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比较对比,经历、体验和感悟比较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常常采取的一个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 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 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和作品,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

二. 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眼睛和眼镜是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涉及透镜的初步知识、照相机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物理知识,还涉及生物学科知识。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了解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的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眼睛、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等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节教材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这一节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最后安排了《科学世界》供同学们阅读。《动手动脑学物理》穿插在《科学世界》之前。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找教与学的切入点,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下意识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脉络展露出来,教师的引导以及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未知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领悟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这是我设计的主要思想。

我先通过录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入,让学生通过海伦·凯勒的简介和文章,体会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热爱世界的情感,感受热爱生命的真谛。再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这样设计,主要是想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将有利于和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随后,把眼睛与照相机做比较,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并引出了眼睛的调节作用,再讲述近、远视眼的成因。为此我为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了预备知识一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突出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把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地应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最佳配合,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重结果轻过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比较等思维方法,并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研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结合。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阅读《科学世界》,介绍眼镜的度数,并通过实例,了解眼镜的种类和度数计算。

课后学习,把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转向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其中第6题是我校初二以生命、环境、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后学习),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愿意探究、敢于创新等能力。

三. 教学要点

1.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2.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四.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五. 教具:

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直尺和圆规(画光路图和眼球用);录音机和磁带(录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 教学过程(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一) 引入:

我们都有一双眼睛,我们能否想象出,一个一生在黑暗中生活的人,如何度过她的每一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录音机播放,文见附页1,由于时间关系,只播放4—7段作引言)

你知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自读、默看)她是美国著名的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1880-1968)。海伦·凯勒出生后不久就双目失明,并有聋哑之疾,但她以惊人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全部课程。她通晓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出版了《乐观》、《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有的被译成50余种文字,风靡5大洲。1965年,当她85岁高龄时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她的精彩之处在于将读者至于一种光明与黑暗、幸福与痛苦的交替状态。听后,使我们不禁感怀于生命的意义和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听这些从肝胆里吐出的声音,仿佛有一股清泉从我们的心田流过。她失去了听力,她失去了一双眼睛,她生活在死寂之中,她生活在黑暗之中,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眼睛,去观察丰富多彩的世界。这篇散文浑朴天成,从平实的字里行间闪耀出哲理的光芒,读后催人奋进,促人警醒。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呢?

(完成填空)1、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还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色彩,被称为 。

2、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

请你提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下面

(二) 展开:

【让同学们公开他们想问的问题。】

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

(学生:物体可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门一起探讨、分析,再与照相机比较,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

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根据预备知识: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使远近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结合板画,讲解眼睛望远时的调节过程)

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结合板画,讲解眼睛近观时的调节过程)

【让同学们回忆照相机原理,并思考:人的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桌或前后座位的同学可讨论、交流。】

刚才有同学问,近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我想先请眼睛近视的同学谈谈他看远近物体时有什么感受?

【然后,利用彩色投影,结合板画,讲解近视眼的成因,让同学们知道,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远处物体某点发出的光会聚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并利用预备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让同学讨论如何使原来会聚视网膜前方的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会聚在视网膜上呢?】

【在同学讨论后板画通过凹透镜矫正后的光路简图,并让同学在彩色投影片上获得与巩固有关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信息。】

【介绍有关眼保健知识,如长时间看书后,要向远处眺望休息几分钟,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等】

有同学看见老人串针线时的情景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明老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然后,结合板画、板书,通过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比较对比,得到远视眼成因、通过凸透镜矫正的知识。】

思考与讨论: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出示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以及多副不同度数的眼镜,让同学观察。并引出眼镜的度数。】

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可适当板书,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如根据眼镜盒上的“+2.00”来确定眼镜的度数、焦距、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并介绍:眼镜度数越深,说明眼镜镜片的焦距越短。

思考:镜片标有-250字样,它是什么镜片,焦度、焦距分别是多少?

(三)小结,布置课后学习

【简略对本堂课作小结后布置课后学习】

课后学习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可以回答你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吗?把你的结论写在下面。如果还不能解决,课后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探讨。

2.表示用眼睛看的动词除了“看”,你知道的还有哪一些?

请你把你想到的动词填在下面横线上

与同学比较一下,看谁想到的多。

3.按课本上的知识,测出你的近点。你的近点是多少?和其他同学或家庭人员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探究一下,其中有什么规律?你能完成你的探究报告吗?

4.取一副老花眼镜,设计测定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的实验,并动手进行实验。

5.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的主题。

写一句爱护眼睛的话,记在下面,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6.生命、环境、发展主题活动之三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中学生用眼情况和统计近视率,收集资料,准备宣传健康用眼知识。

相关网站:

爱护心灵之窗 http://www.wsjk.com.cn/gb/paper156/1/

中国人的眼睛 http://www.chineseeyes.com/

终结近视

http://www.megspace.com/health/holdit/myopia.htm

中国眼科信息网 http://www.chinaeyenet.com/

七. 后记:

本节课作为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在锡山区进行的一堂公开课。

引入很好,有新意,是创新,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预备知识与探索知识还要结合的完美些。(华桢明老师评)如果引入时的朗读中加点音乐(如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更好。

利用已学知识,探索新知,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习惯,这是我这堂课的收获之一。

关于近视眼的矫正,我在课后做了这样的实验: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先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再把光屏后移一段适当的距离,再把凹透镜置于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又会得到清晰的像。远视眼的矫正也可作类似处理,只是把凹透镜换成凸透镜。

如何使预备知识更好地为新知识作铺垫,这是这一堂课给我的一个问题。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在探索,新课程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同学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较多。有的学生问: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用光学成像原理去解释。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习惯于这种视觉感受:看物体时,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

八. 附页

1. 学生上课时使用的记录

2. 眼睛结构图(彩色投影片,网上下载后拷贝)

3. 近视眼及其矫正(同上)

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章从网上下载)

眼睛和眼镜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你知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吗?

她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精彩的散文。她的精彩之处在于将读者至于一种光明与黑暗、幸福与痛苦的交替状态。听后,使我们不禁感怀于生命的意义和重新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听这些从肝胆里吐出的声音,仿佛有一股清泉从我们的心田流过。她失去了听力,她失去的一双眼睛,她生活在死寂之中,她生活在黑暗之中,她多么希望自己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双眼睛,去观察丰富多彩的世界。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还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色彩,被称为 。

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请你提一个有关眼睛的问题,写在下面

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与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1. 眼球的结构

预备知识:物体可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相当于胶卷底片,物体在它上面成像。

2. 眼睛的调节

预备知识: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

远眺时:

近观时:

附图:照相机原理

思考:对照一下,人的眼睛成像与照相机成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 视力的矫正

预备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近视眼:

远视眼:

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

4. 眼镜的度数

Ф=1/f 其中Ф表示焦度,f表示焦距 度数=100Ф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镜片标有-250字样,它是什么镜片,焦度、焦距分别是多少?

课后学习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可以回答你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吗?把你的结论写在下面。如果还不能解决,课后与同学讨论或与老师探讨。

2.表示用眼睛看的动词除了“看”,你知道的还有哪一些?

请你把你想到的动词填在下面横线上

与同学比较一下,看谁想到的多。

3.按课本上的知识,测出你的近点。你的近点是多少?和其他同学或家庭人员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探究一下,其中有什么规律?你能完成你的探究报告吗?

4.取一副老花眼镜,设计测定它的两个镜片的度数的实验,并动手进行实验。

5.谁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明澈的眼睛?“爱护眼睛,远离近视”,是我们健康用眼的主题。

写一句爱护眼睛的话,记在下面,并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6.生命、环境、发展主题活动之三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中学生用眼情况和统计近视率,收集资料,准备宣传健康用眼知识。

相关网站:爱护心灵之窗 http://www.wsjk.com.cn/gb/paper156/1/

中国人的眼睛 http://www.chineseeyes.com/

终结近视 http://www.megspace.com/health/holdit/myopia.htm

中国眼科信息网 http://www.chinaeyenet.com/

资料提供者: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