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积累素材——谈体验式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个性化,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心理感受,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外部实践的含义。因此,体验不仅重视主体的心理结构,更注重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动态建构。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我的教学体会,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景(客体),让学生设身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式作文教学是让学生作文走向“立诚”的最佳途径,不仅能让学生“写自己的话”,而且“写自己知道得最亲切,感悟得最深切的东西”

首先,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上课,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文时就缺少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兴趣。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生活的主人,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有的甚至曾经让他们热泪盈眶或悲痛万分,只是没留意,更没有用文字记下自己的感受,也就谈不上积累素材了。因此,我常常启发他们关注生活。比如看“拔河”比赛,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观察,只有把每一个人的动作、姿势、表情、神态都看得分明,“记拔河比赛”的作文才有可能写的细致逼真。许多同学写有关“运动会”的命题作文,往往写成“消息报道”、“概况介绍”,主要是由于没有细致观察的缘故。比如写班主任,可以先写班主任的外貌,再写班主任的语言和班主任的动作,然后写班主任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写“我们的班主任”,估计不会出现“抓耳挠腮”、“无从下笔”的情况。又比如写我们的学校,可以先写“学校的画廊”“我们的操场”、“丰富多彩的阅览室”“奥妙无穷的实验室”等小练习,然后再做《我们的学校》。先片断,后全篇,有利于调动学生观察和写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序列训练,不仅贯穿于总体训练之中,而且贯穿于局部训练之中。比如观察人的外貌,写人物的肖像,一般总是先打量人物的身材,先描写人物的总体形象,再细看(细写)人物的脸型。人物的脸型,又往往是从脸的上部看到脸的下部,从主要特征看到次要特征。观察注意有“序”,写起文章来也就不会乱得不像样子。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采的社会,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描述出来。这样,学生作文便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生活,作文的源泉,功夫在文外。教师要创设作文情境,多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做培养学生写作激情的有心人,从而让学生掌握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才能“胸有成竹, 比如一位在医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误把透过残窗斜落到过道上的一方月光,当成了白手绢,弯腰拾了一下。这么件小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细微的不能再细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见则罢,被人看见了恐怕只有尴尬的份儿。假如你目睹这一场景,会涌现什么样的感想呢?恐怕会投去鄙夷的一瞥吧。这能当作写作素材吗?让学生明白,我们天天在生活,天天在作文,如能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善于关注发现,写作兴趣之“火”就会燃烧起来作文就没有想象中的这么难写了。

  再次,要注意引导学生记录生活,养成习惯。通过课本教材为基点,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很多人都知道并认可这一句话:“通过读书学习读书,通过写作学习写作”。由于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课文局限性的限制,为了扩大记录题材范围,培养写作能力,我们通过成立文学爱好活动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验操作等,引导他们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了解祖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学精髓。这样,让学生既看到了过去又想到了未来,作文时就能准确地表达,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其中积累素材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分门别类用日记或片断形式记下来,也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开展比赛活动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只有动手记下生活素材,在作文时才能做到有事可写,否则,还是束手无策的。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帮助学生练就一副机敏的“鹰眼”,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务必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资料提供者:岳帅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