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导学案 手机版


 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天卉中学 刘金铭

诞生背景:

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

传统教育:教师为主宰,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教师控制学生,以教定学(我能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剥削学生。

素质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主线。学生牵制教师,以学定教。(我能怎么学你就怎么教)解放学生。

这里一个不变的因素就是“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是我们高效课堂的探索的命门。

顺应素质教育的高效课堂的五个改变:

1、理念的改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

2、意识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目的的改变:变让学生学会为让学生会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方式的改变: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预习前置,先学后教,改变先学后补,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弥补课堂的缺失的情况。

5、角色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是主宰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学生是观众。高效课堂,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首席,是推手、引领者。

解读导学案

一、学案的特点:导学案是指以导学为方式,以学案为抓手,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案。

其特点有:1、基础性。导学案是师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依托导学案学生先学—充分预习;教师预设—预置展点,进行填补,从而为高效学习打下基础。2、主导性。导学案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环节的导线作用,学法指导的导行作用,“知识超市”的导惑作用,引导师生高效学习。3、利学性。导学案上关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心里情趣的梯度性导学习题及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轻松愉快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

【一】、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问题性原则:做到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方法性原则: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4、梯度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设计基础题、探索题。)

5、时间性原则:要全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力,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吃得饱又吃的好,切忌任务量过大,增大学生的负担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6、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精典借鉴】如何设计好“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因此,“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导学案的基本元素:导学案应包括课题(内容)课型、目标、重点、学法指导、环节及时间的预设、前置预习题型的设计等,导学案应体现阶梯型、实用性、实效性,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真正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导学案的使用:

【一】、使用导学案的集体备课

在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⑴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做好补充发言准备。

⑵讨论阶段(核心环节):

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学案。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学案的设计意图。②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结合本校或本班实际。 

⑶完善阶段:

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

应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单纯地把导学案当成备课,而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化修改,融进自己的创意。做好展点的预设及追问点拨的准备。

【二】、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必要时组织小组长分层批阅,了解学情,二次备课,做好展点的预设及点拨提升的准备。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课后,教师要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3、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有关保障措施: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参考资料,建立“知识超市”给学生以知识参照和方法指导。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并按大单元整合后的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3、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

五、导学案上课流程:

(1)导入课题,明确目标及环节。

(2)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预习疑难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

(3)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做好展示准备)

(4)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师生学习点拨、质疑点评).

(5)穿插巩固(小组成员帮扶互助,补充完善学案)

(6)达标测评(对当堂知识采取不同形式检测,落实目标)

这六个环节依课型、教学内容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搞僵化模式。

 
资料提供者:刘金明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