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温故知新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体会顿号的用法。体会顿号的用法。 2、学生能找出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3、激发学生认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兴趣,并和同学分享。 4、阅读新三字经(节选),增强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标点和句子 1、引导学生读句子,悟顿号的用法。 ◎读下面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诸如衣冠、宫室、舟车、蚕桑、文字、音乐、历法、指南车,等等,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小组交流: 什么情况下用顿号?可举具体的例子来说。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练习: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每逢三五日,她都要去赶集,在农贸市场上总能看到她采购时讨价还价的身影。 3.语文课本第三册四五单元是小说,同学们学习得很有兴趣。 答案:1.“原子弹氢弹”间加顿号,“发射回收”间加顿号 2.“三五”间加顿号。3.“四五”间加顿号。 二、修改病句。 1、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2、 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 (修改病句的常规方法是增加、删减和调换词语。) 3、师生共同探讨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4、我们会经常遇见那些病症呢?(出示投影讲解)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修改病句有哪些方法呢? 师生共同总结: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5、引导学生当小医生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毛病,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在艺术节活动中,受到美的薰陶。 (2)英勇的炮兵部队击落了许多飞机和坦克。 (3)来参观的人都夸耀我们学校的环境美化好。 分别请三个同学说一说,三个句子各自的病症,应该怎么改。 (第一句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应改成我们或大家受到美的薰陶。;第二句第三句词语搭配不当,坦克不能用击落,夸耀有炫耀的成分,应改成夸赞。) 6、再次运用实践。 一走进西湖公园,就看到公园里彩旗飘扬,歌声嘹亮。 (这个句子犯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毛病,“彩旗飘扬”可以看到,“歌声嘹亮”却看不到。修改这个病句时,不能因为搭配不当就把“歌声嘹亮”删去,因为整个句子是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公园的热闹非凡的,删去“歌声嘹亮”就把句子的原意给改了。同时,也没有写谁看到听到。这个句子可以改成“一走进西湖公园,我们就看到彩旗飘扬,听到嘹亮的歌声”。 三、拓展交流。 1、你觉得丫丫查阅相关资料后,制作的这个名人小档案有什么益处? (便于保存、方便记忆、长期积累积少成多、用时方便、可以和同学交流分享,) 3、 除了简介和名言之外,还可以记录一些什么内容? (事迹、可贴上小图片 、还可以写自己对他的评价,甚至可以列举一些相关书目) 二、 阅读平台 1、 不会的生字查一查字典。 2、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三字经中出现的人物的相关资料。 3、 提倡通读新三字经全文,全班进行朗诵比赛或根据新三字经内容讲述相关的故事,了解历史。 语文大课堂寻找名人足迹 语文实践活动目的: 1、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领域的名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汇总、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搜集自己最想了解的名人的资料。 实践活动过程: 三、 交流搜集内容。 1、 同学们,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涌现了多少名人啊!他们像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搜集、整理,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名人是谁?并用几句简洁的话语来为大家描述他。 2、 同学发言之后,大家评议,谁介绍的语言最精炼,最能让大家了解这位名人的特点。 (此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后学会抓重点,提炼精华,而不是面面俱到。) 四、 交流搜集经过。 1、 以四人一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搜寻这位名人的事迹资料采取了哪些途径。 (图书馆、书店、互联网、询问长辈、直接采访等。) (此举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拓宽搜集平台和途径。) 2、 在你搜集资料过程中用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总结:过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回头看,我们要好好珍惜,更要吸取经验,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在积累和反思中成长。 3、 请同学介绍自己是用以什么方式来整理搜集来的资料的。 (普通文本,剪贴报,小报,电子版ppt等) 五、 交流搜集内容 1、 先在组内交流,每个人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 2、 各组选出最有特色的在全班汇报。 3、大家评议, 内容是否翔实; 选择事迹是否突出鲜明; 是否能展现这个名人的特色; 是否有自己对这个名人的客观评价。 六、 师生交流如何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介绍这位名人的文章。 1、 以21---25课为例,想一想,这些传记类的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使主人公成为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2) 将史料的真实性与描写的生动性有机结合,力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换言之,要有文学性。 (3) 择要介绍,不必面面俱到。可以介绍人物的主要贡献,成长经历,所受影响。生平经历,(或取一个截面)只要能突出主题就行。 2、 以小组为形式,互相再精选材料。 作业:将整理后的文章放在班里的名人网站上,大家共同浏览,并评选星级。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