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示例(S版四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周 次 年 级 四年级 备课组 语文组 主备人 李XX 审核人 时 间2013年 月 日 6《观潮》 案示例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培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盐、据、昂”等生字;会写“盐、据、卧”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主 备 案 个性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学习过李白笔下的《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是多么壮观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观潮》(板书课题),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再次感受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好吗?齐读课题。 2.“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观”字,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一)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2.教师检查:投影显示,指名认读。 3.重点指导“卧、沸、盐、震”等较难写的字的书写。 (二)交流资料,看录像。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你查到了什么资料? 2.查到的资料可真多!现在让我们看看录像,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看后,谈谈你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呢?请自由读课文。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四、学习“潮来前”部分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潮来前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2.学生汇报。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潮来前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静,潮来时又会是怎么样的景象?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中描写潮来前情景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说说潮来前江面的情况。 二、领略“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一)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我们感受到潮水的壮观,课文是怎样用文字描述的?请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大家听。 (二)全班交流,品读理解。 1.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 2.谈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原因。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采用各种办法(模仿、表演、简笔画、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指导朗读。 5.再读第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潮过后”部分 1.惊心动魄的潮水过去了,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默读最后一段,画出有关词语。 2.齐读。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 2.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样好吗? 3.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留心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因此,读了这篇课文,使人如同亲临其境。 五、课后练习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选择“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练习造句。 3.背诵描写潮来时情景的内容。 探究活动 课后自学实践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出你观察到的一种自然景象,如:大雨、大雾、大雪…… 课后反思: 资料提供者:祥
|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