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课堂实录 手机版 | ||||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丰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丰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段?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指名回答,略。) 师:(故录像,教师随音乐和画面有表情地讲述。)这就是那支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着。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地。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鹅毛般的大雪,一步一步艰难地跋涉着。他们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顺利通过雪山呢?他们还将遇到怎样的困难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的后三段。 [评:导语设疑激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电教媒体的运用,把学生带到艰苦的长征路上,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启发诱手的作用。] 师:通过理解课文后三段,我们要了解军需处长在严寒中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弄懂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还要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自然段。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2段。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2段,大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这段主要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师:书中只简略地为我们列举了4个可能出现的困难。但我们知道还将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在等待着这支队伍。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们还将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分别回答,想橡出很多困难) [评: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师:同学们想象得很合理。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将军是怎样做的呢? 生: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了一条道路。 师:这说明什么? 生;这说明将军很爱护、关心战士。 生:说明将军非常勇敢。 师: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还在前进。前进的过程中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投影:书中插图结合画面想想:这件事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生:这段讲一个军需处长冻死在严寒中的事。 师:(板书:军需处长)谁来结合画面说一说这件事中哪个细节最令你感动?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那镇定安详的神态。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军需处长的穿着单薄破旧。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觉得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是最令我们感动的。那么,作者是怎样详细描写军需处长的呢?请大家看课文的第7自然段,边读边动笔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思考: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态? 生: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呢? 生: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他的右手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师:(板书:夹烟前伸)军需处长已经被冻僵了,为什么他的神态还是那样镇定安详呢? 生:因为他相信自己会走出雪山,革命会取得胜利,所以他的神态才那样镇定安详。 师: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有什么感想? 生:军需处长就是发棉衣的,他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却穿得单薄破旧。(板书:单薄破旧)说明军需处长是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此时此刻我觉得军需处长很高大。 生:我十分敬佩这位军需处长: 师:同学们产生这样的感情是对的。通过这段描写(放录像,指投影)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评:创设情境,情感导读,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军需处长崇敬、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生:(反复练读,师具体指导,最后生配乐赏读和背诵。) [评;以读书、训练为特点,在朗读中记诵课文,读懂词句,培养语感,这是本节教学基本的语言训练方式。]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第三段中,作者通过神态、动作、衣着三个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军需处长这个人物。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另外一个人物,谁呢? 生:(齐答)将军! 师:(板书:将军)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 生:(回忆学习方法) 师: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总结为“读、画、思”。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段。(出示“学法提示”投影——读:轻声自由地读第三段;画:画出描写将军三次神态变化及动作语言的句子;思:他每次神态变化都因为什么?) [评: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生自学第三段后,进行汇报,师同时板书:“愣一下”、“发怒”、“愣住了”) 师:将军为什么愣住了呢? 生:因为将军没有想到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 师:是的,将军怎么也想不到被冻死的人就是军需处长。因为军需处长最有机会第一个穿上棉衣,可他却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生:这是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板书:舍已为人,勇于献身) 师:漫天的大雪还在不停地下着,(板画:大雪)将军眼看着自己这位亲爱的战友将永远地长眠在雪山中(板画:雪山),同那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了一体。将军的眼睛湿润了。他向这位军需处长庄严地敬一个军礼。(板书:敬礼)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评:教者注重板画与语言的渲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师:当将军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的时候,军需处长怎样了? 生:他已被雪覆盖,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师:“丰碑”、“晶莹”这两个词该怎样理解? 生:“丰碑”指高大的石碑,也指不朽的功绩。“晶莹”是光亮透明的意思。 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略) 师: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板画:丰碑图) [评:教者再次板画,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形象概括,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启迪与熏陶。] 师:(指丰碑图)这位军需处长为了他的战友们将永远地长眠在雪山中。他的战友们会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的第四段,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一段主要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出示投影)默读这两句话。 思考:“那声音”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生:(回答略)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战士们那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结合板书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生:(回答,略)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有评有略地写呢? 生:是为了突出军需处长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师:是的。作者是为了突出中心。这篇课文写得有详有略,中心突出。在今后的作文中,同学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评: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做到读写结合。] 师:战士们都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这位军需处长却永远长眠在雪山中了。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们将永远地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军需处长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世长存。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生起立),向这位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军需处长,向这座晶莹的丰碑献上我们少先队员最崇高的敬礼! [评:结束语总结全文,余音袅袅。尤其是最后敬礼,使同学们的感得到升华。] 资料提供者:郭丽丽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