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你如何让孩子写好作文,爱上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孩子怕写作文是让我们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难题,那么该如何来指导孩子写出一篇很棒的作文呢?这就是我们今晚讨论的话题。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一、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生搬硬套课外阅读范文和平时的习作。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是自己入构思如何写这篇文章,而是想我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作文,然后搬过来可以了。 

    2 、胡编乱造,不合情理。还有的孩子看到作文题目,无话可说,或者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干脆就凭主观想象来写文章。 

    3、内容空洞,记叙简单。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具体,只罗列一些现象,进步的过程写得太简单。 

    4、写得太短,无话可说。很多孩子的作文,短的就像兔子的尾巴,三五句话就完事了。离老师的要求比较远。最后往往是我们家长出手相助,才使孩子的作文勉强过关。

在分析了孩子作文不好的表现后,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孩子的作文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二、作文不好的原因:

 

1、缺乏生活来源。

    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兴趣造成的。其实,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2、父母的要求太高。

    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开始写作文时,就希望孩子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对孩子写作的期望值比较高。而期望值高了,要求也就严了,要求严了,看到的缺点也就多了,看到的缺点多了,与心中的期望又形成了较大的落差。于是,处理问题时的态度也就粗暴了。过高的要求,过多的批评,也导致孩子没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对作文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孩子觉得作文太神秘。

    当孩子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家长和老师就给孩子讲一大堆道理,作文要有结构、立意、要有中心思想,规定作文的字数等等。让孩子对作文产生了神秘感和惧怕感,觉得这个作文这么麻烦,我恐怕写不好。

 4、没有章法。

    多发生在整日叽里呱啦、看起来好象很会讲话的儿童身上,他们的条理不够,因此作文没有章法。

5、写字能力差。

儿童对文字的记忆力较差,每当心里有一大堆话想要表达时,由于一大堆生字总在困扰着他,打断他的思维,使他的条理显得更加紊乱。

6、表达能力较差。

有些孩子很能写字,在生活处理上也很有条理,却因为缺乏词汇量,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弱,对事物的描述一是一,二是二,不会用抽象、美好、感性的辞藻来叙述,以至作文写得短,两三句就把话讲完了。

 

三、指导孩子写作文的方法:

我们知道,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能力发展过程。所以,我主要从提高孩子写作的基础方法、具体方法和实用小技巧几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

 

(一)基础的方法:

 1、多读--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积累写作材料。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孩子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孩子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指导孩子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孩子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要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诵,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让孩子准备一本摘录本,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录到本子里,做到脑记、笔记相结合,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孩子们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另外,课外一定要让孩子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比如:《床边的小豆豆》《上过月球的兔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名著。尽量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积聚写作材料。而且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们如果能把书上的语言,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变成自己的语言,使文章语句生动形象,这就是活学活用,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有一句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看,孩子们模仿得多好呀!

 

听故事也是扩大孩子生活视野的重要手段。很多作家背后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高手,著名作家莫言有个会讲的故事的奶奶。孩子除了通过视觉接受信息外,听觉的也很重要,听故事会给他们观察世界打通另一道宽敞的大门,减轻他们阅读时眼睛的负担。



2、勤说--让孩子敢说,达到知识的迁移

 

    写作其实很简单,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在说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家长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比如: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谈,让孩子说说今天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的发展说一段话、几段话。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即可,慢慢的让孩子注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使说话的内容丰富些、具体些、生动些。如果孩子达到了知识的迁移,能够把自己想说的话具体完整的表达出来,那么孩子写作文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而且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能够自由发挥,这样还能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3、多看--养成孩子善于观察的习惯。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孩子写作的问题是他们无话可写,无材可选。每每要他们写作时,往往不是内容空洞,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这固然和孩子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平时对周围事物不留心,也不动脑去想去思考,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底下滑了过去。要使孩子有内容可写,家长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我们曾经让不下1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写过《冬天真冷》(或《夏天真热》)这个题,要求写现实的。只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后就写不下去了,经过提示后,多的能写上千字,少的也能写六七百字。在此,我们以《冬天真冷》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

    用眼睛看。我们没法看见“冷”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冷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看天空,看地面,看植物,看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结果各写成一段,就有九段了,每段写上三至五行,不是什么难事。以植物为例,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往往一句“树叶都落光了”就写不下去了,这既不真实,又没法往下写。如果把头伸到窗外看看就会发现:大部分树的叶子掉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和万年青等没掉多少叶子,远看还是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冷”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冷死了!”“耳朵冻掉了!”“我都成大冰棍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

 

用皮肤感触。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自己往手上呵呵气,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

 

    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冷,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

 

    在生活中,训练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一切,让孩子拥有一颗会发现的心,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督促孩子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并且要学会把事情写具体,不仅仅是好词的罗列。就以写人物为例:需要用具体的事件突出人物性格,要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心理活动等等各个方面。还可以用上比喻、排比,甚至夸张等修辞方法,让你写得人物活灵活现,让读的人仿佛眼前就站着这样一个人似的。建议可以从写一段话练起,从小练笔入手,坚持、认真对待,将会在作文方面不断进步。

  

4、勤鼓励--多给孩子掌声。

 

    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很多孩子初学写作词汇量有限,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5、时时为孩子留一份心。

 

    家长在看书读报的时候,多为孩子留心有哪些作文知识,说给孩子听,只要是他能理解,就会对他有帮助;多收集模范文章和剪报,让孩子明白同样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开头和写法。

当然,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事,需要孩子点点滴滴的积累,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所以说孩子的作文水平是急抓不起来的。

    作为家长,只要你留心、用心、有恒心,孩子就一定会爱上作文的。 
资料提供者:白芬芳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下载
·小学语文备课中心
·小学语文试题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下载
·小学数学课件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