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泉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手机版 | ||||
环江县水源镇三美小学 葛振忠 人们常用朱憙“谓有源头活水来”诗句中的“源头”比作写作的材料,“活水”比作文章,并借此说明生活和作品的关系。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少了“源”,提起笔来无事可写,或者是陈事老话再叙一遍,“水”活不起来,写不成好文章。其实,学生作文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了整个生活,问题在于不去或不善于发掘他们。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引导他们去观察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深入体会生活的实际意义,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泉,首先要激发观察事物 的兴趣和教会观察的方法。“兴趣是积极探索的钥匙”,可以开启求知的欲望。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兴味索然,试想怎么能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一次,我以《可爱的一种动物》为题,让学生回家通过观察写一种动物的要求。谁知话音刚落就遭到学生的反对,他们说家中的动物我们见多了,没啥好看的。可见学生没有观察动物的兴趣。干脆让他们立刻着手写,要求 两节课完成。这时,发现全班学生傻眼了,有的吐舌头,有的搔头皮,没有一个敢说写得上来。什么原因呢?因为学生 以前虽然常看到家中的一些动物,由于没有仔细观察,不知道从何写起,写什么?怎么写?等等,即便有些作文功底好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端,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这时,我顺水推舟,提出:“狗对生人为什么那么凶?对主人为什么那么忠诚、善解人意?”“花猫的性格怎么样?为什么说它既顽皮又有趣?”“水牛是那么勤劳肯为主人服务,它是农家的宝吗?”以上这些动物的神态、外貌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它们很可爱?从哪里看得出来?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学生都说不上来,他们眨着眼睛,感到有再一次回家看一次的必要,由此获取写作材料,把作文写好。 激发了观察的愿望,教师还需要学生观察的方法。我要求学生不能象以往那样。这次应该仔细观察,认真请教,认真倾听,善于发问多动脑想,还要重点地观察,抓住动物的外貌动态等特点。这样学生观察的积极进一步调动起来了,他们到家中,山坡上、田野里兴致勃勃、全神贯注,眼看、耳听、口问、手记、脑想猎取了丰富的写作材料。后来全班 学生写了有关家中的牛、猪、羊、鸡、鸭等十多种动物。而且这些动物被写得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体会到:要提高观察效果,发掘写作的源泉,必须激发学生的观察事物的愿望和兴趣,还要明确观察任务和教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其次,要养成学生平时注意和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学生作文总不能每做一题都要教师组织一次观察活动,大部分作文的材料应该来源于自己平时的生活实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看来,打开学生有注意大门,让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通过有目的观察,进入学生的心灵,是发掘作文源泉,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手段。 一次,以《我们的学校》为题作文,在描写学校大门时,好多同学写,门楼右边挂着一块“三才小学”的白底黑字校牌。其实,我们学校的校名在两年前已经改成金黄色的钉在门楼上了。由此,我意识到无意注意尚在学生头脑中占优势,反映学生还未养成有意注意周围事物的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缺点,我分阶段布置学生观察任务,如“观察建筑物的外形特点”,“观察周围人物的外貌、行为特点”,“观察房间陈设的特点”等等,让学生留意自己周围的事物,以积累和丰富作文的材料。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学生作文的“源”多了,“水”也随之活了起来。一天,学生学习了《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懂得了写一处景物要抓住特点恰当描绘的写作方法。我要求以《美丽的X X 》为题是一处景点的作文。学生不是感到无话可说,而是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写了“美丽的校园”、“美丽的小苗圃”、“美丽的家乡”等几个不同的景点,并能把它们写得特点明显,形象清晰。教师阅一篇作文犹如地去参观一样。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组织活动只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要真正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泉,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深入生活,养成平时注意和留意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样,作文的“源泉”就能如长江之水汹涌而来,常年不枯竭。 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泉的又一点是引导他们深入体会生活的实际意义。作文叙事、状物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就叙事而叙事,为状物而状物,文章就没有深度,不能给人以感受和教育。一次,学生写《春游》,其中写道“清晨,我起床穿上衣服和鞋袜,刷了牙吃早饭,然后背着装满油盐大米蔬菜的书包走到学校。我们排了队出发去春游。”从叙事的角度看,这段文字没有违背客观事物的过程, 但从叙述的目的角度看,显然没有写出自己参加春游的心情。由此我意识到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表象的同时,还要启发他们深入体会生活的内在意思,使他们在叙事、状物时,带有目的性。为此,我在黑板上抄录了上面那段文字,要求同学们围绕“高兴”、“急切”的中心进行修改。结果同学们改成“清晨,我一骨碌翻身起床,迅速穿上衣服鞋袜,三口两下把两碗早饮吃完,然后背着装满油盐、大米和蔬菜的书包奔到学校。排成队伍,出发去春游。”尽管这段话语言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原文比较,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叙述中反映出来了。我在评讲中强调指出,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应该体会它的实在意义。这样,作文时既有丰富材料,又能把中心显现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观察事物就能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作文也就内容丰富、中心明确了。对事物的取舍,写作中对材料剪裁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综合上述,帮助学生发掘作文的源泉,激发观察的兴趣,教会观察的手法,引导观察周围事物,开掘现实事物的意义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2013年1月20日 资料提供者:葛振忠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