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5-12-13 手机版 | ||||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字里行间却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的好教材。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学情分析 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儿童都喜欢《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听了故事后会有种“我要是有枝神笔就好了”的想法,也许这就是这首诗最初创作时作者心中萌动的想法。因此,诗歌表达的情感与儿童的心灵是极为切合的。但是孩子们的“假如我有一枝神笔”也许仅仅是出于自我的想象,二教材中的这首诗表现出的博大的胸怀,纯真的关爱,带给孩子们的将是高尚情感的熏陶,将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 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篇课文,本诗歌生动有趣,语言清新活泼,以神笔马良故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以趣为出发点,以情为终结点,让情趣交融。在教学中,本课运用教师引导,自主学习等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故事导情,激趣入题 (5分钟) 二、读文、识字、感悟 (十分钟)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20分钟) 四、拓展想象,释放情感5分钟 1.讲故事,奠定情感基础: (1) 播放课件中《神笔马良》的故事。 (2)激情引说:是啊,这枝笔可真神奇!画什么,什么就会变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这样的神笔,你最想画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a. 引语: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纯真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学的愿望,她写了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b. 板书课题,齐读。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 (1)找到淘气的生字宝宝,用“o”圈出并读准字音,有困难的可向身边的爸爸妈妈请教。(2)标出小节 2、孩子们生字圈出来了吗? 3、检查识字情况 (1)游戏中检查生字 (2)生字宝宝也很开心,不过他们很惊奇,你们是怎样它们的?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马良的神笔、缩着身子、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饿的哭泣、健康的身体、在操场上奔跑。 4、再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句子放到课文中,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那么她都给画了什么? 谁来说说小作者都给谁画了什么? 还给谁画了什么呢? 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 (一)第一小节 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思考:我要给小树画一个什么太阳?为什么要画红红的太阳?是啊,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呼的刮着,没有太阳的,小树会怎样呢?小树在可怜地说话,课文里用了哪个词告诉我们呀? (2)相信小朋友们看到小树快活地成长也一定很高兴,你能不能用高兴地语气自己先来读读看这一小节呀! (二)第二小节 1、图片激趣引新知 现在这棵小树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长成了一棵大树(树的图片),瞧,小鸟一家就住在这棵树上(小鸟图片)。这一天,鸟妈妈一大早就出去寻食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咦?这两只鸟儿怎么都张着大嘴巴呢? (1)师:原来是一群在家等妈妈的小鸟啊,等得这么着急、这么伤心, (2)启发思考:当小诗人看到这群可怜的小鸟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节诗 1同学们,想想看,小诗人还想帮助谁,还想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什么?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三节诗,读完后,像学第二小节一样,找出答案 2、观察西西的图片 (1)师:看,坐在轮椅上的就是小诗人想要帮助的西西,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 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 (2)师:是呀,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玩自己想玩的游戏,他是多么的“不幸”。 正因为这样,小诗人一定要给西西画…… (师引导学生读出下文) 现在小诗人用马良的神笔给他画了一双好腿,如果西西有了双好腿,他可以怎么样? 课件出示:有了一双好腿,西西可以__________,他是多么__________。(指名说) 课件出示: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而是和我们一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3、 师:同学们这么好的愿望,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 1、师: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啊,马良的神笔真神奇。小诗人想用马良的神笔不是给自己画好吃的,也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而是给身边的植物朋友画太阳,给身边的动物朋友画谷粒,给身边的小伙伴画好腿,小诗人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生答:不止)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老师告诉大家,这六个点是一个标点符号,这标点符号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省略号,请大家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 师:它代表作者还有很多愿望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完,表示还有很多。 2.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3、课件出示: 能按老师课件上的提示,说说你自己的愿望吗 听故事 回答问题 齐读课题 读诗歌 圈字宝宝 标小节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生字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读句子 回答老师问题 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自读课文 回答问题 根据PPT提示语联系说话 根据老师引导读出下文 回答问题 齐读本小节 背课文 回答老师问题 齐读省略号 根据课件提示说出自己愿望 “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比赛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并创造性的创设了鸟儿等妈妈的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鸟儿的距离,在练说中、在表达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很自然地体会到了马良迫切想帮助鸟儿的心情。 这个环节设计了语文味十足的两个句式“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有了一双好腿,西西可以__________,他是多么__________。”不仅在表达,在积累,更在表达中体验情感。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能表述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老师非常清楚这一点,设计了“我是小诗人的环节”,将文中学到的内化为自己的,且是先说后写,又降低了难度,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2分钟 1、孩子们、你们真有这样一支神笔吗?(没有)所以课文就是假如。 2、那没有马良的神笔,你现在该怎么做,来实现将来的愿望?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想身边的爸爸妈妈一定也为你们高兴! 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补充板书,突出“爱心”。) 布置作业1分钟 把你美好的愿望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来,并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板书设计 假如 小树 红红的太阳 小鸟 爱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双好腿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学生爱读易懂。上课开始,我利用神话故事《神笔马良》将学生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熟读课文,认识生字)。通过检查,我发现学生预习效果非常好,不仅课文读得很流利,而且生字也基本认识了,这就为后面的识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堂课,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给八个生字组词这一环节上。以前,学习生字,特别是组词,我都是让学生组词,我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语。时间长了,感觉老师的活动太多,而且太累。而学生参与的并不全面,有的学生干脆就等着在书上抄。为此,我试探着让学生自己完成这项任务,改老师写为学生自己写。经过两节课的试验,我个人认为,让学生小组合作组词,然后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写词,这是一个可的办法。好处有以下几点: 1、 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孩子们都是爱表现的,如果课堂上孩子表现不积极,那一定是我们给孩子的启发或引导不够,孩子没有兴趣。所以,当我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们后,他们是乐于表现和参与的。事实上,这节课孩子们表现相当活跃、积极,有的学生抱着字典查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忙着记录。每个小组都学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孩子闲着。 2、把教师从繁重的授课任务中解放出来,变为真正的引导者。 教师一旦成为引导者,学生就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改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当十五分钟组词完成后,进入展示交流环节,孩子们高高地举起小手,争着到前面写,下面等着补充的同学睁大眼睛,看看自己可以补充哪些词语,一有同学下来,便马上举手,唯恐被别人抢了先机。 结果黑板被学生写得满满的,孩子们还不罢休,还有补充。这和以前被动组词时相比是多么大的区别啊! 综合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成功的地方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是主动学习。其次是首次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了识字教学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是对这种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难免会使课堂看上去显得乱,时间把握不准确,对学生的要求还应该再细化,做到每一环节都准确、高效,不浪费时间。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学生爱读易懂。上课开始,我利用神话故事《神笔马良》将学生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检查昨天布置的预习作业(熟读课文,认识生字)。通过检查,我发现学生预习效果非常好,不仅课文读得很流利,而且生字也基本认识了,这就为后面的识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堂课,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给八个生字组词这一环节上。以前,学习生字,特别是组词,我都是让学生组词,我在黑板上写出这些词语。时间长了,感觉老师的活动太多,而且太累。而学生参与的并不全面,有的学生干脆就等着在书上抄。为此,我试探着让学生自己完成这项任务,改老师写为学生自己写。经过两节课的试验,我个人认为,让学生小组合作组词,然后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写词,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好处有以下几点: 1、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孩子们都是爱表现的,如果课堂上孩子表现不积极,那一定是我们给孩子的启发或引导不够,孩子没有兴趣。所以,当我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们后,他们是乐于表现和参与的。事实上,这节课孩子们表现相当活跃、积极,有的学生抱着字典查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忙着记录。每个小组都学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孩子闲着。 2、把教师从繁重的授课任务中解放出来,变为真正的引导者。 教师一旦成为引导者,学生就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教改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当十五分钟组词完成后,进入展示交流环节,孩子们高高地举起小手,争着到前面写,下面等着补充的同学睁大眼睛,看看自己可以补充哪些词语,一有同学下来,便马上举手,唯恐被别人抢了先机。 结果黑板被学生写得满满的,孩子们还不罢休,还有补充。这和以前被动组词时相比是多么大的区别啊! 综合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成功的地方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是主动学习。其次是首次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了识字教学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是对这种方法还没有熟练掌握,难免会使课堂看上去显得乱,时间把握不准确,对学生的要求还应该再细化,做到每一环节都准确、高效,不浪费时间。 资料提供者:张玉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