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小足球赛、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网友来稿)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1、放风筝 教学要求 1、 了解人们对放风筝运动的喜爱和欢乐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2、 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词。 3、 仔细观察画面,了解从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重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放风筝的顺序,掌握“我”和哥哥放风筝的经过。 教学准备 多媒体,预习课文,组织学生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你都放过什么样的风筝?你是怎样放风筝的?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看图学文《放风筝》,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将自己的风筝放上天的? 2、 板书课题。 二、 观察图面,了解图意 1、 出示多媒体:仔细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你能说说吗?(先小声说说,再说给同学老师听。) 2、 学生相互评评说话情况。(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图的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 3、 你认为图面上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 4、 总结观察图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一定的顺序。看清主要人物,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干什么等。 三、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是怎样观察的?小声朗读,将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找出来,再多读几遍。 2、 学生交流以上的问题。(整体到部分)(2-3) 3、 学生读读再体会。 四、 学习第三段,了解将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1、 小声朗读第3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 2、 “大蜻蜓”飞上天的过程写得清楚吗?如果你来写这个过程你会怎样写呢?(学生谈谈)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将这个过程写具体的?(学生讨论) 3、 再默读体会。 4、 相互交流。 5、 你能将这些表动作的词画出来吗? 6、 试试能不能表情朗读。(学生自练) 7、 出示多媒体,听范读。 8、 齐声朗读。 五、了解生字、词学习情况 1、 出示多媒体,学生自由读读。 2、 注意生字:拽、橘、鹤 3、 生词:拽着:拉住 骨碌碌:滚动 精致:精巧,细致 宇宙:无限广阔的天空 作业: 1、 读课文 2、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听写生词。 2、朗读兄弟俩将“大蜻蜓”放上天的段落,说说这段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二、学习课文 1、 当你将风筝放上天空时,你肯定是十分高兴的,兄弟俩呢?是的,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2、 读4-5自然段 (1) 你能读好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能读好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学生反复练习。 (2) 读给同学听,互相评评谁读得有表情。 (3) 朗读擂台赛。(个人读,邀同学读,学生相互评价) 3、 学习2、6自然段 (1) 请找出兄弟俩放风筝前的段落读一读。 (2) 分小组读2、6段,想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3) 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学生找出总起句。 (4) 小声朗读体会。 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 表情朗读全文。 2、 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3、 出示多媒体:(理解2)这个顺序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4、 找出描写风筝颜色和样子的句子。(先自找,再交流) 师总结:课文按照“大蜻蜓”上天前、上天时、上天后的顺序,重点描写了主要画面兄弟俩放风筝的经过,同时作者还根据画面展开想象将画面进一步写活了。 1 放风筝 板书: 我 哥 飞 兄弟俩放“大蜻蜓” 举着 拿着向前跑,边跑边放线 上 松开手 拽着,跑 天 动作描写细致 2、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一些近义词,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理解能力。 2.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神态,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借助课文明确观察图画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明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一天的紧张学习生活结束后,你喜欢玩什么?有人喜欢踢足球吗? 哪些同学爱踢足球?谁说说你们是怎么比赛的?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小足球赛》。 二、初读课文,纠正生字读音,检查预习情况。 1、多音字读音: 课文中出现了四个曾学习过的多音字,教师可以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加以注意。 2、现带儿化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正确。 如:“这儿”“两拨儿”“小男孩儿”“小女孩儿”“快点儿”“那儿”“一块儿”。 3、应该读轻声的字音。 如:“地方”“阵势”“小弟弟”“小妹妹”“大个子”“叔叔”“那个”“身子”“眼睛”。 4、字的读音容易读错,教师要注意纠正。 5、注意辨析以下字形: “踢”与“惕”;“亿”与“忆”;“磕”与“嗑”;“津”和“律”。 6、理解词语: 三、指导观察图画 出示图画: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 (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人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 思考: 1、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要讲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可以说明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从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来看,这场球赛怎样?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四、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结构。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 (这篇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是讲守门员的,第3~5自然段是讲观众的。) 五、小结 这一课是看图学文。我们在初步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又初读了课文。从画面中观察到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件什么事。课文先讲放学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接着介绍小守门员,之后重点介绍了观众的表现。这个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读课文情况 1.要求音准句通。 2.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意思? 板书:守门员 观众 二、学习课文 1.通过看图和初读课文,孩子们放学后组织的这场球赛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激烈 精彩 2.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看出这场球赛非常激烈、精彩? 学习方法:先自己默读思考,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守门员、观众的动作、神态具体分析体会;然后在小组讨论,解决独立思考时弄不懂的问题;最后班上交流。 第1自然段: a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 大个子叔叔→欣赏 b“欣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c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2自然段: 第3、4、5自然段: a戴红帽的小女孩: 动作:往外探着身于 神态:盯着远处 b红领巾:动作:伸直了脖子 c女孩:动作:站了起来 d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巾:神态:全神贯注地注视“局势的发展” e抱洋娃娃的小女孩: 动作:挺 神态:不相干 f戴风帽的小男孩:神态:挺紧张 g大个子叔叔:神态:面带笑容 看得津津有味 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 3.图文对照,看一看作者写了那些观众,在写观众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都抓住观众的哪些方面来写的?重点写了哪些方面?表现了什么?(填表) 三、课文小结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从基础和写作两方面来谈。 2.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抓住人物的穿戴、动作、神态写出你喜欢的一场比赛,突出场上紧张、激烈的气氛。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重点、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播放录音。学生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整体认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自读时板书全诗)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投影出示插图帮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象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一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象诗的意境。(播放媒体课文朗读)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象。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九、作业 1.背诵《小儿垂钓》。 2.预习《我和企鹅》一课,试读全文,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解决。 板书设计: 4、我 和 企 鹅 教学要求: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独立阅读,知道企鹅岛上三种企鹅的特征;了解企鹅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 3.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三、四、五自然段,了解企鹅的样子、种类和生活习性,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具准备: 企鹅挂图或有关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准备地球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南极与企鹅。 谈话:“同学们,你能从地图上找着南极大陆吗?” (出示地球仪,分别指明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的位置,并讲解)地球南北顶端就是南极和北极,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南极(指明位置)。因为这里离太阳远,照到的时间很少,所以天气十分严寒,终年白雪覆盖。不过在这天寒地冻的地方,还有动物活动着,其中就有企鹅。(出示企鹅的挂图) 在我们这儿看不到企鹅,你们一定很想了解有关企鹅的新鲜事儿,现在就学习《我和企鹅》。 二、自读课文,纠正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准字音。 2、思考问题: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2)、你对哪个内容更感兴趣?为什么? (3)、记下你不懂的问题。 三、自学课文。 1、读课文交流 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到达南极、企鹅的大小、毛皮、小企鹅吃食的情况和换毛情况。) ②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企鹅外形的独特,种类的繁多,生活习性的有趣。 外形:黑白相间(结合看图理解) 金企鹅:嘴是金红色的、头部有两块白毛(抓住颜色变化来写) 帽带企鹅:颈部有一圈黑毛,好像系帽子的带儿(抓住特殊部位的颜色来写) 2、进行朗读课文的训练,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表达。 3、质疑 把读文时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梳理归纳后小组交流。全班评议。 ①为什么南半球正是夏天时,南极大陆上仍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结合地图理解此问题) ②“领地”和“出境”为什么带引号? (通过理解“领地”和“出境”的本义和文中的意思,来帮助学生理解。) ③文章题目为什么叫“我和企鹅”? (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本文介绍了我第一次去南极看到企鹅的情景,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企鹅的喜爱。) 4、读了本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 ①介绍动物要抓住其特点,如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 ②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细致观察。 如本文作者观察企鹅细致入微,包括皮毛颜色、企鹅动作等。 ③写作要带着感情,注意细腻描写。 如小企鹅吃食的情景,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抓住了其可爱的动作,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作业 仿照本文写法,介绍一种你最喜爱的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特点。 五、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 一 教学要求 1. 熟读并背诵四个字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 读一读,背一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3. 向客人介绍学校情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自然景色,抓住景色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2. 怎样进行口语交际。 3. 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学校平面示意图,电视机 教学课时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旭日东升:早晨的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形容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景象。 艳阳高照:明亮的太阳当空高照。 霞光万道:阳光穿透云雾射出的彩色光芒。 夕阳西下:傍晚的太阳从西边落下。 炊烟缭绕: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回环旋转。 二、教学诗歌《帐篷》 1. 自由读,说一说有几小节,每小节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同学们把每小节的意思说了,想一想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家”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同学们理解的不错。再说一说这些“建设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知道的?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对。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祖国的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的面貌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2.同桌或小组读一读,背一背。 三、板书设计 流动的 住户 探索 修 架 盖 最早{ 荒凉 变 繁华 荒原野地 人家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学校平面示意图,请同学们说说对校园最熟悉的地方 老师引导:对校园的熟悉不能光是爱去,要细致观察那个地方的特点。请同学们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进一步引导:假如有一批客人来参观我们的学校,请你当导游,就要把最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重点介绍出来,这样留给大家印象才深刻。 二、 介绍校园应该注意什么呢?请大家讨论讨论 1. 同桌或小组讨论讨论。 2. 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第三课时 一、 文题分析 请你以“早晨”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是一篇以写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文题要求写“早晨”的景色。可以写春、夏、秋、冬任意一天的早晨。 二、 写作指导 1.早晨,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早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做的事情也不一样,这需要仔细观察,留心周围的一切事物。 2.早晨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录像,(此时,老师可播放不同季节的两个早晨,激发同学的写作兴趣)然后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早晨”这篇习作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也可以写早晨的景色。 三、 习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确定要写的内容,仔细观察。 2.在观察的基础上练习说话。 3.怎么说的就怎么写。 4.注意写出你对早晨的感受。 第四课时 学生动笔写草稿,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第五课时 作文讲评,修改作文 一、 总评本次作文草稿情况。 作文得优的小朋友很多,其中这些同学的作文最优秀: 他们共同的优点是: 最突出的优点是 二、评评这些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评评这些作文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 1.指名读文,以优秀作文为主。学生听后自由评。 板书学生用得好的词: 2.指名读文,以进步作文为主。学生听后自由评,以鼓励为主。同时指出问题所在。 三、小结作文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四、 学生修改作文。 第六课时 誊写作文,老师巡视指导 资料提供者:
|
·小学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