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叶晓青老师之《刘胡兰》(第一课时)有感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董海冰 (浙江永嘉界坑乡中心)

5月19日,桥头镇中心小学送教下乡至界坑乡中心小学,使我们山区学校的老师感受到了“新课标”思想在课堂中的切实体现,如沐春风。现就叶晓青老师上的《刘胡兰》第一课时谈几点肤浅认识:

1、图文结合,激发情感。

对于山区学校的学生而言,极少有图片、录像、资料等让他们好好去学,他们对“刘胡兰”其人实在缺乏认识。叶老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她在一开始就利用幻灯片出示了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图片,如“刘胡兰昂首挺胸图”、“刘胡兰屹立铡刀前图”、“反动派凶残表情图”、“毛泽东亲笔挽词手迹”等等,让学生对照课文通读,在一幅幅画面鲜明、对比深刻的图画中,自主体会,自主选择,使学生在图文对照中有了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而后,叶老师分别请多名学生阐述对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下面学文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最终得以“井喷”,此铺垫之举功不可没。

2、品词赏句,合作学习。

语文阅读课离不开品词赏句,关键要看能否抓住重难点,能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叶老师在第一段的教学中着重让学生自己阅读探究并合作学习第一句:“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和最后一句:“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补的过程中理解了天气和人们的心情的相映照的关系,理解了刘胡兰被捕的原因,重点跃然而出,绝无拖泥带水,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在第二段的学习中,更是突出了表现敌人阴险凶残的词句和刘胡兰英勇不屈的词句。如敌人的“收买、威胁、毒打”;刘胡兰的“大声回答、愤怒地回答、像钢铁铸成似的”等等,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共同研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这些重点词句中真正达到了思想的升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充分自主的发展。

3、自读自悟,以人为本。

阅读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力,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叶老师显然充分认识到这一新课标的要求,在学文中落实了阅读的各个方面:

(1)、抓阅读的质量:叶老师抓住了课文中敌人收买的话和威胁的话,进行反复诵读,整堂课有一半多时间用于学生尽情地读,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体会到敌人的“坏”与刘胡兰的“好”是什么,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融合和情感的升华。

(2)、抓阅读的方法: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培养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对话读出情感的能力,而《刘胡兰》一课又是这一单元的开篇之作,此一训练尤为重要。叶老师非常重视这一点,在阅读中采用了多样的朗读方法,通过“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对读、表演读、齐读”等形式深入体会文字中蕴涵的人文思想,真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3)、抓阅读的语气:这篇课文中,敌人的说话和刘胡兰的说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阅读语气上也应该很好地体现出来。叶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体验和学习,读敌人收买的话:“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用假惺惺的热情口吻来读;读敌人威胁的话:“不说就枪毙你!”则用气急败坏、狗急跳墙的语态来读;读刘胡兰大声回答的话:“我不知道!”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来读;读刘胡兰愤怒地回答的话:“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则读得更加坚定有力,心中充满愤恨。在不同语气的反复研读中,使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洗涤,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成功。

(4)、抓阅读的升华:在阅读文本之余,叶老师恰如其分地插入学习:“ 同学们,你们想对刘胡兰说些什么吗?”,这激起了学生感情酝酿中的“井喷”,学生纷纷回答——“刘胡兰你真勇敢!”、“刘胡兰你真伟大!”、“刘胡兰你真厉害!”“刘胡兰你真棒!”……回答不一而足,发出了他们的心声。然后,叶老师紧跟着引入第二个问题“你们向刘胡兰学习什么?”学生同样回答很出色,各自表现自己要向刘胡兰学习,发言积极,精彩纷呈。这样,使学生在阅读中得以思想和情感的双重升华和熏陶。

5、板书简明。

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不仅能恰当地体现文本的主旨和重难点,还能给人以美的体验和感受。这堂课的板书简洁明了,设计巧妙,具体如下:

(阴险凶残)敌人 刘胡兰(英勇不屈)

收买 斗 我不知道

威胁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毒打 争 像钢铁铸成似的

总而言之,叶老师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向我们山区学校传递了教改的新信息,让我们受益匪浅。

dhb878@zjip.com

作者邮箱: dhb878@zjip.com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数学课件下载
·小学语文视频
·中学语文视频
·语文试题下载
·数学试题下载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