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文本,且看语文教学新视角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6-05-11 手机版 | ||||
“阅读同样一篇文章,往往会给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阅历的人留下不一样的阅读痕迹。”对于这句话,我非常赞同。也因为这句话,我曾反思,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否还能适应或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现代阅读心理研究表明,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他们常常会以自身的经验积累来理解文本,从而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童同化错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感知浅表。阅读时只看言语的表层意思,浅尝辄止,看似读懂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体味到作品言语的深层内涵。二是认识片面。阅读时只重言语对象的认识内容,而忽视它的情感内容,只重它的言内之意,而忽视它的言外之音。三是信息疏漏。即在阅读中对重要的言语信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四是为理解孤立。即把课文的某一部分,从文章的整体中孤立出来。小学生一接触文章,往往不自觉地把对起因的交代、背景的介绍、环境的渲染等部分放在一旁,喜欢把目光聚焦于故事的结局、精彩的环节,因而容易出现断章取义或者是望文生义的问题。 进入高段的学生,因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变化敏感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感悟都会或多或少地掺入自身的主观意识,以上这些学生在阅读上的缺憾,我想其实就是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在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创新,最大限度避免学生的阅读误区,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 从事那么多年的语文教学,多年来也是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框住了,学生的学一直都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个性的发挥。因此,也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预约单篇文本,减少文本与学生间的落差。 1.常规预习系统化 上课之前,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保 证预习的效率,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预习步骤、方法进行一次指导。 (1)生字新词 虽然进入高段,学生对于自学字音字形的能力是基本掌握的。在这一项预习 任务的指导中,主要是能够自主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僻字的音和形;而对于文中出现的不理解的词,不但要查到它在词典中的意思,还要能够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并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生字新词的预习不会单单只停留在会读会写上了,更具有层次性,有效性,甚至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这一环节不可小看。 (2)作者背景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出现的理由,要知道作者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写的。所以我 们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一定要让他们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一文,我重点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阅读《呼兰河传》;二是预习中可查查萧红这个人的一生遭遇。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节选自《呼兰河传》的《祖父的园子》到底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让学生知道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之所以写这本书,与她短暂一生的遭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学懂这篇课文。 又如前不久刚刚听了一节罗老师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教学录像课,这堂课中罗老师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相关地名和诗人的生平经历,为悟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的教学,要想达到对文本的真正感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不可或缺的。 (3)课后问题 精读课文都有几道课后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对文本的提炼,也是告诉大家 这是最有效的阅读测试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呢?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把这些问题分散在两课时的教学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感悟理解。现在看来,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一篇文章的阅读测试题,为什么不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试着做一做呢?那可是学生最原始的体验和理解。有了这些理解和感悟,即使不那么正确甚至根本就是偏离的,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比删改并得到纠正,我认为这样的学生可能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更为有效。 因此,通过这样系统的有目的地在课前与文本预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偏离和落差。 2.合理穿插立体化 有些课文的选编,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配套,学生无法真正走进文本,也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全方位地给学生以形象地感知,帮助他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比如五下《丝绸之路》,对于这个名词,学生大略是听说过,但是他到底要告诉学生什么。很多学生就无法感知到。作为略读课文,导读提示部分就提到了两个学习要求:1.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为了使学生的情感更贴近课文和作者,我先布置学生去网上查找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让他们对丝绸之路有个大概的认知。课堂上,我适时地插入了一段配有语音介绍的微视频,这当中讲到了很多关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在唯美的画面下,在生动的介绍中,学生不禁发出啧啧声。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学生通过同桌、小组间的补充完善,纷纷都能说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一条科技之路,一条经济文化之路……一条伟大的路。而这些精到的语言都出自学生之口,说明适当合理的引用资料,对课堂教学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那么,这样的处理是老师早已与文本有了预约,才使课堂生成立体化。 3.大胆取舍灵动化 很多时候,我们要教学的文本,缺乏一定的代表性和时代性,在内容上缺乏可挖掘性。我们可以大胆地舍弃那些为了形式而存在的内容,要以学生的能力出发,取值适量的、合理的教学内容。 教学《打电话》一文,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知道:1.文学形式:相声;2.说了一件什么事?3.明白说话要简洁明白。而这个单元的课文每一篇都在讲说话要有艺术性、逻辑性,要简洁明了,每篇教学时都有强调。这篇课文,从内容上讲,学生通过预习一看就懂,也知道这就是个相声。所以教学中,我话10分钟让学生再读文本,明白问题,也会说主要事情。剩下的时间我没有纠结在咬文嚼字上,倒是让学生模仿着其中一段学说相声,从学生表现来看,是挺有意思的。 文本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更畅通,出人意料,可以引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和情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教材的一取一舍,体现教学的节奏美;教材的一取一舍,显示教学的灵动美;教材的一取一舍,凸显教学的虚实美。 二、预约群文主题,改组文本与学生间的逻辑 有时候,我们学语文,并非一定要按照一篇接着一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突显的主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按照主题来进行群文学习。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与文本的预约也不局限于其中一篇文章,而是一整个单元甚至更广。这样的教学将会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以五下《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为例,我们将文本改组,扩大,甚至延伸到其它学科,开展了这样一系列的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寻找和发现同一主题、不同学科、同一年级相互割裂、重复、交叉,未能形成完整协调的整体等问题,进行删减、整合、创生,将相融的内容进行保留,割裂的内容进行统整,重叠的内容进行合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散点知识系统化,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 设定了总目标:通过与五年级下册语文、音乐、美术、英语、信息、综合等 学科之间的互相整合互相融合,开展“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主题式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想、思、演一体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增长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知道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其它名著的兴趣。 分设四个活动版块: 主题板块 学 科 上课内容 学习目标 课时安排 初探 中国 古典 名著 语文(阅览课及课外)第五组课文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感知内容模块,在预习的基础上,以一篇带四篇的方式了解本组课文讲了什么,通过具体的朗读训练,内容的理解了解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2 综合、阅览及课外 观看有关名著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通过观看影视剧,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人物形象,人物特点,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 2 细 品 中 国 古 典 名 著 学一学 语文 英语 第五组课文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四大名著中的名言 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模块,同样运用以一带三的方式品析文中的具体描写,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合作进行方法的归类,情感的体验,领悟表达方法。 在英语老师的指导下,学着说一说古典名著中的经典名言俗语,丰富知识,增加趣味,进一步感受古代文学、历史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陶冶情操。 1 1 摘一摘 语文(阅览课)摘录古典名著中的诗词(读书笔记)通过摘录名著中的诗词,增加对我国名著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积累,激发学习的兴趣。 1 评一评 语文 点评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个性特点 通过阅读了解后进行人物点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学会阅读。 1 写一写 语文 写读后感 通过写下各自的读后感受并进行交流,做到个性阅读,增加积累,帮助学生将读到的进行内化。 1 拓展 阅读 古典 名著 画一画 美术 画名著人物或场景;画京剧中的脸谱(名著人物)通过画名著人物脸谱,更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人物个性,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深入人心。 1 唱一唱 音乐 学唱有关名著的歌曲 通过学唱相关名著歌曲,感受名著的无穷魅力,陶冶情操。 1 演一演 艺术节 课本剧 结合学校艺术节,指导学生选取印象深刻的名著场景片段编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2 做一做 信息 电脑小报或手抄报 通过制作小报,有助于学生将自己阅读到的东西进行提炼和小结,以小报的形式展示自己所学所得,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古典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1 分享 中国 古典 名著 班会 主题班会《走进中国古典名著》 1、回顾交流四大名著 2、快板说名著人物 3、演课本剧 4、赞名著 5、唱名著影视歌曲 6、读后感交流 7、总结提升 1 有的时候,对于同一组内的学习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学习方法的需要、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文体的特点来进行重组。甚至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挪动整组课文。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特点,邀请其他学科老师的共同参与指导。 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同样可以唱唱跳跳,画画演演,我们的目的很简单,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语文,学得扎实。 如果我们看待语文教学的视角有了新变化,我们就应该大胆尝试,教学模式真的可以千变万化,只要敢尝试。但语文教学的精髓不变,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我们预约文本,我们等待的是惊喜,收获的是精彩。 资料提供者:乐红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