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 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6-12-20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干、分、对”3个生字,知道“又”做偏旁撇变点。 2、能力目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道理,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难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的故事,我们学过这里“与”就是“北风和小鱼”的_“和”字。__ 北风欺负小鱼,小鱼就不怕。而我们的小河与青草却是好朋友,他们的家也住在一起,是一对好邻居。 2、复习生字词 (1)瞧,小河小草要考考小朋友,生字词宝宝你还记得么? 流 能够 到底 感谢 紧紧抱住 河边 河岸 青草 对待 水分 干枯 (2)提醒易错音 (3)多音字:分 水分,分开。干,干枯,干活。 二:品读课文 (一)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完坐端正,先认识两个主人公。 1、(看图)什么样的小河?什么样的小草? 弯弯的小河(手势),青青的小草。 长“满”了青青的小草(手势)(有好多好多的小草,到处都有。) 2、谁来读读第一段,向大家介绍这两个主人公?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有一天,这对好邻居小河与青草聚在一起聊天,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板书:清)它就发现了小河的优点“清”。(左边三点水,右边青草的青) (2)清到什么程度呢。一眼能看到河底。(手势)(清澈的河底图)用一个词叫做“清澈见底”。 (3)替小草来夸一夸小河,指生读,齐读。 2、小草夸它,小河怎么回答,齐读第三段 (1)(PPT: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3)理解“紧紧抱住”(草根抓住泥土的图片)怎样来紧紧抱住呢?(草根抓住泥土的图片),许多许多的小草伸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手把泥土报住,不让它流进河里。不让小河变得“浑浊”(图片)。 (4)要不(如果不这样,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要不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总结:小河这么清,离不开小草的帮助。 (6)哪条小河读第3段,来谢谢小草。 (7) (7)分角色朗读:老师是小草,你们是小河,读2、3段,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小草说的话,女生读小草说的话。 现在老师(8)小结:小草发现小河“清”的优点,小河感谢青草的为它紧紧抱住泥土。 (三)学习第4~5自然段 1、接下来,小河发现了小草的什么优点?自读课文的第4、5两颗自然段(读完了坐端正) 2、小河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1)小河发现了小草的优点(板书:绿)左边绞丝旁,右边一个录 (2)看图,这是碧绿碧绿的,绿得真让人喜爱。 (3)谁来读读第4段,你来夸夸让人喜爱的、颜色鲜艳的小草。 3、听了小河的夸奖小草怎么回答的? (1)(这也要感谢你呀!)感谢的原因:是你给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充足的水分”,很多很多的水,泥土很湿润,足够小草生长看图,这是碧绿碧绿的小草,这是没有水分干枯的小草。 (2)要不是小河给了我充足的水分,我早就干枯了。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离不开小河的帮助,也要感谢小河。 (3)哪棵小草谁最想来感谢小河? 2-5段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双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感谢对方帮助了自己。老师读旁白,第2段和第5段是小草说的话,小草们请起立,3、4段是小河,小河们请起立,记清自己的角色。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小河清澈见底正因为小草紧紧抱住泥土,小草碧绿碧绿的正因为小河给了。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这对好邻居越来越好。聊天后,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2、小河流得更开心,小草更绿了,一起读最后一段。 3、总结:小河与青草都善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夸奖对方。而且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互相帮助,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互相感谢。他们真是一对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好朋友。 (五)分角色朗读 1、起立面对面。老师读旁白,123组扮演小河,边做动作边读小河说的话,456组沿小草,小河与小草面对面聊聊天 2、小河弯弯,流呀流流到456组,456扮演弯弯的小河,123组是青青的小草。 三:写字部分,不仅会读,还要会写。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住”、“河”写的时候做(窄)右(宽),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青”、“草”(上下对正,互相靠拢) 2、今天继续学习生字“干分对”。 出示第一个字“干” (1)组词,读词。 (2)P132页,分析笔顺。 (3)“干”写的时候的注意点。(哪位小老师来提醒大家) 干:第一横短横,第二横长横。长横在横中线,悬针竖在竖中线。 (3)师范写讲解。 (4)练写。语文书上描一个,田字本上写两个。 (5)实物投影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互相评议、修改。 3、“对”“分”同上。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不能写作“人”、“入”。 4、学生练写,完成剩余的字。 朗读评价:先说优点,再说不足的地方。 (不太想感谢,深深的感谢) 资料提供者:姚杨丽
|
·语文课件下载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