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学习行为及其对策(德育论文)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2016-12-28 手机版 | ||||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不良学习行为则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纠正呢? 一、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及时完成作业 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家长反映这样的事例:学生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除了自己的作业没有注意,其他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眼里。一心不能二用,更何况注意力还没有完善的小学生呢?这样的作业质量可想而知。有的不到十分钟的作业非得磨磨蹭蹭要2个小时,由此影响到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对策: 1、 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首先要看孩子的坐姿是否端正,做到抬头、挺胸、两脚自然分开,还要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书桌离胸部一拳头远,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其次强调学习用具是否齐备,包括做题的认真程度和完成作业能否自觉检查,往往集中反映了学生的作业态度。 而我们有的家长习惯于陪读,回家作业家长读一题 ,讲一题,学生做一题。这样害大于益。最明显的是给孩子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感,严重的会直接损伤孩子有待发育的独立生活能力。表现在孩子的作业上,完成就了事,反正是爸爸妈妈教的,不会有错。到了中高年级,作业虽是自己做,但文章最后的一个标点还没加上,算式最后的答案还没写上,就嗖的站起,认为大功告成,检查这是家长的事,有的断章取义说是老师的要求,要家长签名。有的家长乐此不倦,有错误时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还怎么怎么改,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作业不认真,等待父母检查的习惯,考试时不能够自己主动检查。其实,我们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名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作业态度是否端正,书写是否端正,卷面是否整洁,而至于正确与否,一般家长只要告诉孩子今天作业有错误,而哪几题则要求孩子自己主动查找,他查找出来,并及时订正了,家长不要吝啬表扬激励。就是有些作业确实需要家长配合的,比如语文上的听写词语,其实家长也大可解放自己。我跟我儿子是这样完成的,先美他一番,夸他记性好,然后让他读,再自己默写,等到默写差不多了,把还没有默写的报一下,再夸他一遍。这样培养了孩子记忆能力和自信心,家长也可轻松。 2、教会孩子读题、审题,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因此,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 3、要求家长在家中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如给孩子独立的房间,或给孩子支配固定的书桌椅、时间等用于学习,不要占用孩子的书桌堆放杂物或玩乐。也不要随便要求孩子在固定学习的时间做家务或其它事等等。 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也非常重要。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大人不应该一方面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劲地玩扑克、看电视、猜拳行令等。这样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给孩子的过失留有借口:你都没做好凭什么严格要求我。使习惯培养为空话。这一点我自己也有非常的体会,家长以身作则,孩子就会模仿。经过一段时间后养成习惯了,就化作了孩子的自觉行为。等孩子做好作业后,千万不要再加码加压。孩子在校一天后,应该说比较紧张的,因此家庭作业做完后,要让他放松放松,看看电视,打打球,下下棋,或者跟同伴玩玩游戏。当孩子有了作业拖拉的习惯后,解决的办法就用规定的时间限制他完成,完成后要有奖赏激励。 二、不注意记忆,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有些学生不是记不住,关键是他不去注意记忆,不听也不关心学习和他人的话语。这些都源于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和对学习的漠视。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三、经常拖拖拉拉,懒惰 学习上拖拖拉拉的人,是不会出成绩的。这些学生大都学习不能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另外还表现为,不能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经常丢三落四等等不良行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四、怕答错而不举手回答。 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经问询,众多学生都是怕答错题而没面子,怕丢人。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乐观自信常常使人树立更高的信心和目标,去战胜强的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居里夫人也曾经说过:“我们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信心。”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培养其自信豁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五、课前不知道预习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去预习。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辨清是非。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分不清习惯的好坏。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经常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 序号 学习习惯方面 经常是 有时是 很少是 1 课堂上精力集中,听讲认真 2 学习时常说闲话或回头说话 3 有耐性查字典或参考书 4 有及时复习功课的习惯 5 朗诵时要摇头晃脑 6 任何读物一定要大声念出来 7 平时不用功,考前才慌张准备 8 喜欢抄袭别人的作业 9 喜欢躺着看书 10 有拖交作业的习惯 11 要有人督促才肯用功 12 不喜欢与别人讨论功课 13 不喜欢发问请教 14 喜欢边吃东西边学习 15 喜欢边看电视或边听音乐边学习 16 爱动脑思考问题,喜欢问为什么 17 回答问题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8 读写姿势正确,书写认真、规范 19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0 认真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 资料提供者:
相关链接:德育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