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导学案第一课时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导学案 2017-02-19 手机版 | ||||
单艳荣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启发学生说出从课文中体会到的道理。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之”的不同含义。 重、难点突破方法 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收集的有关孔子、孟子的文言警句 2.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学弈( )惟( )鸿鹄( )缴( )弗( )矣( )与( )盘盂( )沧( )沧凉凉 孰( )为汝( )多知乎? 第一课时 一、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二、读“韵味” 1、自由读文,提出问题: 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句子。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⑴老师范读。语速较慢,便于边读边思考;停顿恰当,意思表达才清楚。 ⑵再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 3、领读课文,提升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自己文言文难读通顺、正确停顿的困难。 三、疏“大意”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同学讨论。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3、交流分享,理解大意: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 悟“道理” 1、领悟道理: a.奕秋一起教两个学生下棋,结果怎样?学习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b.两个孩子在争论什么?他们分别有什么观点?你认为谁对? 两小儿辩论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本文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c、分角色朗读:读出节奏,揣摩人物语气。 2、背诵课文: ⑴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⑵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课时检测: 一、解释下列句中“之”的意思 ①惟弈秋之。 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⑤弗若之矣 二、写出下列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1.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 诲: 弈: 2.孰为汝多知乎? 孰: 汝: 3.为是其智弗若与? 为: 其: 弗: 与: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去 : 5.孰为汝多知乎? 孰: 汝: 6.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沧沧凉凉: 汤: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初 远 凉 初 近 热 中 近 热 中 远 凉 资料提供者:单艳荣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