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白杨》教学设计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3-01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可测量)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本课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 3、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板书课题《白杨》。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2、二读: 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波浪线标出。 ⑴ 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⑵ 课件出示三个问句:①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 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3、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白杨》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可测量)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本课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 3、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 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 ⑴ 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⑵ 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⑶ 学习文章的5~11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2、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 ⑴ 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⑵ 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 ⑶ 学生交流讨论。 ⑷ 理解爸爸的心: 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 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老师小结: 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 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并写下来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
||||
![]()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 ||||
『 ![]() ![]() ![]() ![]()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