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部编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与全册教案(中)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2017-03-01 手机版


 8 静夜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课前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

预览: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师领读。

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 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6.做“摘星星”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

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9、夜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十三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使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再学之前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好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师: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老师想知道你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

  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眼中的夜色。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它。

  板书课题:《夜色》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师:请同学们试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教师巡视,对平时识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关注)

  2.小组内检查生字,谁全认对了,就是“识字大王”。

  3.检查读文情况。

三、读读悟悟

  1.教师配乐范读,提问: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教师随机板书:害怕——不害怕。

  2.师:你们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教师追问:对于这篇课文,你们认为弄懂了什么,就把文章读明白了?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抓住“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进行体会。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总结后投影“美丽的夜景”图片。

  6.教师: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7.教师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游戏背诵:

  1.猜词游戏。

  2.背诵课文。

五、作业:

  1.美读课文。

  2.搜集所学生字。

  学生和教师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谈论眼中的夜色。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边读课文边识字。

  组长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对全读对的同学奖励小红星。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读文情况。(可小组齐读,也可个别学生代表)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要细读课文,把课文真正弄懂。

  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把握主线: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怎样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了?然后带着问题读文。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体会孩子的胆小。在此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读法并练习朗读。

  (2)根据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学生体会花草微笑的样子感受景色的美丽。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丽的事物。

  学生欣赏美丽的夜景图片。

  学生体会后展开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会看到什么?练习用书上的句式说话。进一步体会夜晚的美丽。

  学生练读后,各自展示。听者评议。

  板书设计:

                  夜色

             害怕------------不害怕

《端午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3.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 会认读本课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 教学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端午是什么时候?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带着疑问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读,讨论问题。 4.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2.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 3.争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同桌互读,检查。 5.给生字组词。 6.识记生 字。 (1)加一加。(2)减一减。(3)比一比。 7.游戏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 2.指导书写。 真 字最后一横要长。豆 的第一横要短 3.描红,书写。 4.作业展示,评一评。 五.总结 你今天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端午 粽子 节日 中间 总是 带回去 知道 据说 怀念 糯米 作业设计 1.把《端午粽》读给爸爸妈妈听。 2.把端午节的由来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游戏复习词语(摘苹果)。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二.美文赏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选学生读。 2.赏析“盼着”。 3.用“盼着”说一句话,体会“外婆盼着我们回家的心情”。 4.学习第 2,3 自然段,选学生读。 5.粽子是怎么做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用“一......就......”说一句话。 7.外婆做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为什么吃了之后还要带回家去,分给邻居?(体会分享的快乐) 8.再读 2,3 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快乐与怀念之情。 9.学习第 4 自然段,激发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长句子的断句。学习儿歌:遇到长句不要慌。逗号换口气,句号停一停。 

四.课文小结。 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1.你喜欢过那个节日,为什么?写一写 板书设计 10.端午粽 青青的箬叶 白白的糯米 粽子 各式各样 花样多 热爱 思念

11彩虹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体验,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1)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4)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5、动物儿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六种动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今天,老师请来的几位小客人是谁?你能读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汉字,看字读词。)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蝴蝶在花丛中捉迷藏。 3.过渡:同学们,这些小客人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动物儿歌)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图片可以直观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遇到感兴趣的图片会积极表达、乐于表达。从而抓住契机,训练说话,既突出动物的主题,又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动物朋友。学习“蜻、蜓、蚂、蚁、蜘、蛛”六个生字。 (1)(课件出示虫字旁的六个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动物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属于昆虫类,与动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2. 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虫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青、廷、马、义、知、朱”。口令:我是蚂蚁的蚂,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马”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蜻蜓”的“蜻”——虫字旁遇到“青”,伸出手来交朋友,“蜻、蜻、蜻,蜻蜓的蜻”。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先集中识记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自主发现中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借助游戏,运用有序语言识记形声字,再将生字组词迁移到句子中,尝试读文,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三、诵读儿歌,随文识字 

1.分句朗读,画出生字,方法识记。 (1)齐读第一句。学习“迷”和“藏”。(A.自主选择识记方法。如“迷”字可以猜字谜“蚂蚁搬走大米”。B.扩词。C.读儿歌,学生做动作表演“展翅飞”。) (2)齐读第二句。学习“造、食、粮”。(A.采用形声字识字法和部件组合方法,同桌交流。如“粮”字和米有关,所以是米字旁加个“良”。B. 扩词。C.朗读本句,结合图片与生活,说一说蚯蚓和蚂蚁有什么特点。) (3)自由读第三句。学习“网”字。(A.朗读,看一看哪个字最有趣。问:你见过蜘蛛网吗?哪位小画家来画一画?指名画“一张网”。B.字理识字:课件出示“网”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组词语:一网打尽、天罗地网。多种形式接读上下句。) 

2.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活动:一名学生拿字卡当“小老师”,其他组员抢答字卡上的生字,若有读错的情况,由“小老师”更正并教会。 (2)开火车游戏,认读字卡并组词。

3.送字回文,齐读课文。思考儿歌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4.指名边做动作边读课文。 

5.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6.小组合作表演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策略。汉字只有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再借助做动作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探索兴趣。 

四、指导写字,课堂总结 1.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1)“间、网”注意门字框和同字框要写得上下一样宽。(写字儿歌:门字框要立稳,上下宽度要一样。) (2)“池”字注意最后一笔要舒展。(小口诀:竖弯钩真美丽,长长尾巴翘起来。师生边说口诀边书空关键笔画竖弯钩。) (3)“欢”字要注意左边又字旁最后一笔变成了点,右边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舒展,还要有轻重变化和顿笔。(歌诀:又字旁,有变化,捺笔要变小小点。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在书上描红。) 2.教师着重指导“造、迷、运”。 

(1)明确笔顺:走之旁的字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 (2)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发现并把握写字节奏。(笔顺口诀:走之旁,真辛苦,先装货物再赶路。) 3.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动物朋友和汉字朋友,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的情景。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

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注意点,再运用通俗的歌诀帮助 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结尾处结合板书启迪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体现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着力体现“三重”,即重归类、重情境、重方法指导,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本课的识字任务是 12 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

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激发表达欲望;在随文识字过程中,以多种游戏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 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操场上》教学设计

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拍、球”等9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两个偏旁“扌、足”。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重点:初步认识“拍、打、球”等9个词语能读准字音,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都知道只有多活动,才能身体棒,那么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绳子)用这根绳子可以做哪些游戏呢?小组几个同学商量一下,每组想一个游戏。(学生想哪个游戏让学生做哪个游戏)

二、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1、教师刚才大家做了跳高、拔河的游戏,那么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两个词语呀?教师依次出示词语(如果有个别学生已经认识了,那么请他说说自已是怎么认识的,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学生几个同学一组合伙从自已的小卡片中依次找到这个词语举起来,全找正确后,不出声,用自已的小眼睛仔细看,比一比谁最聪明,自已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看教师拿的小皮球,想这个皮球可以怎么玩?找一个小朋友做拍皮球的游戏,学习词语“拍皮球”,边做动作边跟老师读,再小组合作找卡片想办法记字。

3、学生说一说除了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你在这一节课中还想学习什么?再观察大屏幕里的图画《操场上》,这幅图除了刚才我们所做的拔河、跳高,还有哪些活动,指名说,学生说一种运动就用电脑出示这个放大的图片及汉字,并让学生猜汉字的读音,再用上边的方法学习记汉字。

4、教师:刚才小朋友利用图画认字认得真好,那么离开图画小朋友该怎么认字呢?学生: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5、教师: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反应最快了。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可采用指名领读、开火车读,再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学生看一段录像后马上找出生字卡片举起来,第一名的小组给予奖励,再把卡片放到桌子上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评一评。

6、组织学生站起来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做的动作和卡片上的字一样。最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7、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动作,有的是用脚做的动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哪些是用脚做的动作?并把结果摆一摆。指一个小朋友把他们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

三、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6个词语和两个偏旁真了不起,那么你闭上眼回忆一下第一幅图,电视出示这幅图。

2、小朋友们看,这幅图上有的小朋友在打篮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跳高真热闹呀,那么你喜欢这幅图吗?有一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这幅图,就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呀?

3、自已借助拼音先读读儿歌。

4、听电脑中的小朋友读。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评一评,集体读

5、小朋友自已当小导演,给儿歌加上动作。指名读,其他学生评。

6、给儿歌起名字,自已读一读。并说说学了这一节课,小朋友最想干什么?边背儿歌边排队到操场上活动。

学生猜汉字的读音,再用上边的方法学习记汉字。

4、教师:刚才小朋友利用图画认字认得真好,那么离开图画小朋友该怎么认字呢?学生: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5、教师: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反应最快了。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可采用指名领读、开火车读,再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学生看一段录像后马上找出生字卡片举起来,第一名的小组给予奖励,再把卡片放到桌子上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评一评。

6、组织学生站起来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做的动作和卡片上的字一样。最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7、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动作,有的是用脚做的动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哪些是用脚做的动作?并把结果摆一摆。指一个小朋友把他们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

三、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6个词语和两个偏旁真了不起,那么你闭上眼回忆一下第一幅图,电视出示这幅图。

2、小朋友们看,这幅图上有的小朋友在打篮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跳高真热闹呀,那么你喜欢这幅图吗?有一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这幅图,就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呀?

3、自已借助拼音先读读儿歌。

4、听电脑中的小朋友读。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评一评,集体读

5、小朋友自已当小导演,给儿歌加上动作。指名读,其他学生评。

6、给儿歌起名字,自已读一读。并说说学了这一节课,小朋友最想干什么?边背儿歌边排队到操场上活动。

8、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杨)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 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自羲农 2015 年 3 月 16 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段三字经 2、知道中国的古代史,了解中国历经的几十个朝代 3 能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背诵. 4 知道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5 通过搜集资料、诵读和说故事比赛,积累相关历史掌故,提高学习兴趣。 6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7 帮助学生辩证看待《三字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下中国从古至今的朝代,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我们中国一共经历了多少朝代? 

(二)学文晓理:我们中国历史上哪朝接哪代,每一朝代有几个皇帝、多少年的历史,哪位同学能一下子数出来? 

1、请学生自读本段三字经 

2、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3、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三)扩展活动: 1让学生按照三字经的内容做卡片,利用这些卡片来加强学生 的背诵. 2 让学生查一下自己感兴趣的朝代的资料,小组汇报. 3.昔仲尼 2015 年 3 月 23 

一、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段三字经 2、知道中国的古代人物刻苦学习的故事 3 通过搜集资料、诵读和说故事比赛,积累相关历史掌故,提高学习兴趣。 4 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5 帮助学生辩证看待《三字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四、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囊萤夜读》《闻鸡起舞》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三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小结,可见,刻苦学习,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深化课文内容,提高认识。 

1、听映雪囊萤的故事(幻灯演示)。 提问:孙康和车胤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是怎样学习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 小结:古人孙康和车胤家境非常困难,连照明的条件都没有,但是,他们并没放弃学习,而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学习。他们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古人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不知比他们优越多少倍,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么好的条件,刻苦读书,长大做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 

四、老师赠送格言。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 师 生 2015 年 3 月 30 日 教学目标:诵读《师生》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师生》,演译《师生》,领悟《师生》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幼学琼林.》里的师生,你们猜猜"师生"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 读一读,想一想,《师生》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2、 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 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 简介杨震 贺循 苏章 游杨的故事, 5 学生默读师生这段话的意思. 6 教师讲解立雪程门的故事. 7 同学们,你知道该怎样尊敬自己的老师吗?(学生交流) 

三、 交流方法 展示成果。 1、 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师生》? (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 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 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四、 课堂拓展 深化认识。 你想对老师说一句什么话?请把这句话写下来. 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就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5.花 木 2015 年 4 月 6 日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花木》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 背诵花木这段文字 2 连线. 3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字?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 4 背诵花木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 二 教学重点: 能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并以此来理解句子意思。 三 教学难点: 背诵《大禹治水》,并理解故事的意思. 

四 教学过程: 1 说说看读原文以及诗歌,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去治理洪水,那么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说说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说说大禹为什么会三过家门而不入? 3 你来说说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4 我们来看看大禹治水的结果。 经过 13 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5 背诵《大禹治水》的诗歌. 6 对照诗歌来理解原文的意思. 

五 教学拓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去学习“愚公移山”。 6.《精卫填海》 2015 年 4 月 13 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精卫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 你们想知道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对照卡片读原文. 2 听读。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故事内容。 

三 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1 师带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读不认识的字) 2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进行评议) 3 开火车读课文。 

四 感情朗读、感知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精卫是个怎样的小姑娘? 2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五 课外延伸、拓展想象。 学了这个神话故事,你将如何评价精卫呢?想对她说 些什么呢?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孔子 2015 年 4 月 20 日 7、 《万世师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熟练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 

三、教具准备:孔子的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 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 8、《为人处事的准则——孔子语录》 2015 年 4 月 27 日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 2、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 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孔子语录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学生练习阅读四句孔子名言。 2、解释名言的意思。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释: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 

三、总结。 9.《孟子》 2015 年 5 月 7 日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孟子语录。 

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孟子有关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孟子是怎样上当的? 2、有感情的朗读孟子格言! 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0.《晏子》 2015 年 5 月 14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晏子语录。 

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晏子语录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11.《孔融》 2015 年 5 月 21 

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孔融语录。 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孔融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第三单元 名胜佳境--------- 黄河 12.《黄河胜景》 2014 年 11 月 28 

一、教学目标: 

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了解黄河名胜。 

4.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 

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 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 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7.熟读成诵。 8.拓展: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 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13. 《黄河号子》 2014 年 12 月 5 

一、教学目标: 

1.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 

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 

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 2.范读诗歌(一)(二) 

3.生试读 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查资料 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 8 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14.《黄河精神》 2014 年 12 月 12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3.了解“龙门”的传说; 4.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措施:自读自悟 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 P54 2.师范读《公元渡河》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7.学生读——背 8.课堂总结:谈收获 9.作业: 15.《黄河颂歌》 2014 年 12 月 19 日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 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3.积累黄河文化; 4.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自读 P55 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再读诗句——背诵。 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7.当堂检测: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作业: 16.五岳独尊——泰山 2014 年 12 月 26 日 1.《泰山美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 2.背诵杜甫《望岳》 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 4.积累泰山文化。 情感目标: 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加对泰山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三、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 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当堂检测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 8.作业: 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 2. 《泰山日出》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三、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四、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 

五、课堂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当堂检测: 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登山抒怀》 

一、教学目标: 

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 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 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三、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措施: 讨论交流、自读自悟 

六、教学过程: 

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 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4.当堂检测: 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4.《泰山典故》 

一、教学目标: 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 

三、教具准备:泰山典故资料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措施: 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 

六、教学过程: 

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 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 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口语交际》打电话 

学习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 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合作意识。 3、能认真听明白、把话说清楚,学习说简短的话。 教学重点: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 教学难点:知道打电话要有礼貌、语言简明,认真听明白、 说清楚。 教学准备:歌曲《打电话》录像、纸杯自制电话机多部。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 ,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 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 你打过电话吗?给谁 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 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 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 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 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 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 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 8760032(板书), 请同学们自己想 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 明白,注意使用“您好” “请问” “谢谢” “再见”等礼貌用 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 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 学生自由组对, 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 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 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 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 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 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 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 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 “火灾险情” “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四、环境创设,巩固运用 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任选一种场面,小组分别练习表演。 3、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打电话 听明白 教学反思: 说清楚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 巩固生字, 积累词语; 2、 从音、 形、 义比较形近字, 掌握字形, 正确在田字格中匀称书写;3、 通过读句, 了解“吗、 吧、 呢” 的用法, 并且会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感受大自然的美, 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 词语, 正确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读出疑问句的语气和语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一、 我会认 (一)、 展示课件: 出示“说 话 读 诉 谁 课”: 1、 自由读读这些同偏旁的字, 想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点。 2、 指名读一读, 全部读正确请他当小老师, 带领全班小朋友读。 3、 指名说一说, 这些字都是“讠 ”的, 都是左右结构。

(二)、 出示“作、 仔、 住、 体、 什、 做、 他” 和“呢、 啊、 吗、 吧、 听、 唱、响、 嘴、 哪”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这些生字, 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三)、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讠 ”“亻 ”“口”的生字, 说给小朋友听听。 

二、 我会读 (一)、 展示课件: 出示下列词语 天空 广场 这里 那些、 长城 红旗 景色 美好、 回家 再见 仔细 高兴指名读, 请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 2、 全班齐读词语。 3、 开小火车读。(横着读, 竖着读) 4、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简单的话。(如: 景色--这里的景色真美!) 先自己说一说, 然后说给全班小朋友听。 

三、 比比写写 1、 认一认: 轻轻地读读下列六组形近字, 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日--白 目--自 木--本 开--升 马--鸟 四--西 2、 比一比: 仔细观察六组形近字, 说说每组中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 木、 本; 日、 白; 目、 自: 这三组, 每组中的两个字都是相差一笔 开、 升: “开” 的第一笔是“横”, “升” 的第一笔是“撇”; 3、 说一说: A、 让学生先自主发现这些区别, 同桌互相讨论后, 全班交流。 B、 说说你认识的字中, 还有哪些这样相近的“生字兄弟” 5、 写一写: 再读这六组形近字, 看清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认认真真地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了很多生字、 词语朋友, 今天我们再去与它们打个招呼。 出示课件里的“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 中的字、 词, 变序抽读、开火车读, 巩固字词。) 这节课, 我们再去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 小朋友, 有兴趣吗? ) 一、 读句、 说句比赛。 

(一)、 指导读句 1、 依次展示例句:“你去北京吗? ”、 “我的书包呢? ” “他就是你的朋友吧? ”老师范读, 小朋友轻轻地跟读。 2、 指名读, 注意强调读出问话的语气来。 3、 自由读这三句话,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之间小声讨论后, 全班交流。 4、 同桌之间你读我听, 读出问话的语气, 比比谁读得好? 

(二)、 练习说句 1、 四人小组合作, 用“吗、 呢、 吧” 分别说句。 要求: 人人说一句, 不会说的可以学着其他小朋友说过的重复说一遍,选择最好的三句(分别含有吗、 呢、 吧) 代表小组参加比赛。 2、 说句比赛。 着重看: (1)、“吗、 呢、 吧” 三个疑问词是否用对了; (2)、 说句时有否突出了问话的语气; 集体评出冠军、 亚军、 季军小组。 3、 让每个小组里不会说或者说得不够好的小朋友再说一遍。 

二、 朗读比赛 (一)、 展示课件: 儿歌《天上的小白羊》

1、 老师范读, 小朋友边听边想象。 2、 互相交流: 听了朗读,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从中感知白云的各种姿态,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3、 看课文 118 页, 自由拼读儿歌, 读准字音, 遇到难读、 不会读的字请小朋友帮忙。 4、 指导朗读: (1)、 组际交流难读、 不会读的字、 句, 互帮互助, 当堂解决。 (2) 老师重点指导读准、 读好“站、 躺、 凉、 肥、 才” 这几个字,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千姿百态的白云, 并想象成自己与白云说话, 读出交谈的的语气。 5、 自由练习朗读后进行比赛: (1)、 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个人比赛, 评出优胜个人。 (2)、 小组参加集体比赛, 评出优胜小组。 6、 全班齐读儿歌--熟读成诵, 要求正确、 流利、 有感情。 

三、 扩展练习 1、 全班讨论交流: 根据平时的观察, 说说天上的白云还会像什么呢? (适当提示, 想大白马、 小白鹅……) 2、 凭自己的想象, 依据平时的观察, 模仿《天上的小白羊》, 自编自读儿歌 3、 全班交流: 把自己改编的儿歌读给小朋友听听。

12、古诗二首

12、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池上》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 

2、能认识古诗中 5 个生字; 3、会写 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 目标是: (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 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 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 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 

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 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 踪 迹 浮 萍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 能把古诗读得 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重点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 样的小孩? 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 观。 

(一)先学 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 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1、书写 2 个会写字,并组词。2、试背诵古 诗。 七、板书设计 12、古诗两首 池上 偷采 不解

第二课时

《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 2、能认识古诗中 7 个生字; 会写 5 个生字。 3、认识偏旁“水” 、采字头。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5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7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这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 目标是: (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 过 4 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 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 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 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 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 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泉 流 爱 柔 荷 露 角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认识偏旁“水” 。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 能把古诗读得 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小池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 进行美的教育, 培养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意思, 体会作者感情。 2. 根据诗意, 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制作小池作景、 小荷、 蜻蜓、 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 你还记得哪首, 请你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 语言简洁, 好读又好记, 大家都喜欢读古诗, 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 题目叫《小池》, 板书题目。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 了解诗人生平。 2. 理解题目意思。 3. 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 全诗图文、 字义词库。 

三、 检查自学情况。 1. 小池的作者是谁? 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 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
资料提供者:郑崇波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下载该资料的word文档
(内含配套教学用图)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