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教学设计(S版一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2017-03-02 手机版 | ||||
《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鼠、偷、眯、慢、咪、胡、须、迷、糊、饱、抓、谜” 12 个生字;会写 “欢、咪、猫、饱、眯、迷、谜”7 个汉字。学习“反犬旁”、“食字旁”、“目字旁”3 个新偏旁。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 、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 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猫和老鼠图片、生字卡片、花朵卡片、猫和老鼠头饰。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 11 个生字,能准确地区分咪、眯、迷、谜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猫、老鼠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 堂上,看!(出示猫、鼠图。 )(贴:猫图、老鼠图)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 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 92 面,(板书: 和)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师范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读儿歌,找出会认字。 1) 学生自由读儿歌。 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在你们读书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在 你们读书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例如: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看拼音读 ,, 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 下面就请大家读读儿歌,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 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 2) 学生齐读课文。 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把课文读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3) 出示卡片,认读会认字。 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可爱的猫和老鼠吗?这首儿歌里的字宝宝也很 喜欢大家呢!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 回到课文,圈生字。 生字宝宝很淘气,瞧呀!他们又回到了课文里,快快,赶快拿出我们的笔把这些 调皮的生字宝宝找到, 可别让他们跑掉了。 咱们比一比, 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把生字宝宝找到。 (发现有同学找到了,师:你真棒!这么快就把生字宝宝找到了,再把它读一读吧。其他的 同学可要加油哦! ) 2、认读会认字 1) 贴字卡,识记会认字。 聪明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呼唤,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出来,让我们和它交个朋 这些字宝宝从课本里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女生读第一排,男生读第 二排) 课间休息:读儿歌(老师拍手范读,学生自由试读,大家拍手齐读) 同学们,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老师呀!十分喜欢这首儿歌,我读着读着,还拍 起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请大家坐好了,认真听、仔细看。 (老师拍手范读)你能像老师 这样也试着读读吗?(学生自由试读)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学生一起拍手齐读) 3、认记字形 1) 分析“迷、谜、咪、眯” 4 字字形、字音。 (从以贴出的字卡中拿出这四个字,单独再贴出。 ) 同学们真聪明!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宝宝了。光认识了可不行 呀!我们还得想办法把它们牢牢的记住呀! 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生:读音相似、都有一个米字 ,, 是的,这四个生字宝宝呀,都有一个“米”字,仔细看,瞧它们的“米”字有 什么不同呀? 生:“眯”和“咪”的最后一笔是一捺, “迷”和“谜”的最后一笔是一点。 2) 指名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同学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你还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吗? 指名学生分别用“鼠、偷、慢、胡、须、糊、饱、抓、 ”8 字领读、组词、造句、 做动作等方法来巩固生字。 3) 去掉拼音读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自由读(学生 互 相考察,评价,给读得全对的同学画红花)指名学生读,齐读) 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 小结:同学们可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和这些生字宝宝手拉手,成为 好朋友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认识过的 11 个生字, 指导写 “欢”等字,认识并正确地书写部首反犬旁、 食字旁。 2、 拓展延伸,了解猫的知识和故事,加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3、 实际运用:了解部首成新字的构字规律,运用部件的表意作用识记汉字。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师生表演。 这篇课文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边读儿歌边表演吧! 2、理解“谜” 问:哎!这只老鼠可真可怜呀,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 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觉得花猫怎样呢? 资料提供者:吴 锋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察看相关的作文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 【教师投稿】【瑞文语文网】 |